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力爭改變軍機引擎“劣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3 08:26:55  


 
本土化勢在必行

  WS—10引擎的性能有潛力與普惠公司生產的F100渦扇發動機媲美(F100用在F—15戰鬥機和一部分F—16戰鬥機上),因此可能足以為殲—11B、殲—15和殲—16飛機提供動力(這些飛機的體積與F—15戰機大致相當)。中國可能至少需要2到5年才有能力量產如下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將賦予殲—20飛機真正的第五代戰機性能。

  缺乏本土製造的飛機引擎是中國飛機設計與性能方面的一個大問題。對完善及出口國產飛機而言,量產可靠而強大的飛機引擎的能力是不可或缺的;除中國以外的所有軍機大製造商都有扎實的引擎設計與生產能力。而中國只能從俄羅斯——在某種程度上還有烏克蘭——進口軍用飛機引擎,因為西方對華武器禁運政策不允許美國和歐盟公司向中國銷售此類引擎。雖然烏克蘭巴不得把引擎出口給中國,但它沒有第五代戰機所需的引擎。

  從俄羅斯的角度講,它把先進的飛機引擎賣給中國軍隊的理由越來越少。報道稱,如果把引擎賣給中國,中國人就可能搞逆向工程,然後不僅把引擎用在自己的飛機上,還有可能拉低世界出口市場上的引擎價格。所以,俄羅斯政府這麼做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了。鑒於過去幾年的迅速發展,中國航空業在技術方面與俄羅斯的差距大大縮小了。

需突破“80%模式”

  未來在為了實現國產引擎飛機的出口而努力時,北京可能受到“80%解決方案”這一模式的困擾。《簡氏防務周刊》記者魯本.約翰遜說,中國的某些技術開發方法造成了所研發系統在性能方面的一種普遍模式。“中國不管仿造什麼東西,似乎總是能夠達到原性能的80%;餘下的20%性能則很難實現,也花不起那個錢。”在“數量本身就是一種質量”的領域(比如導彈),這種方法可能會產生重大、甚至是最好的效果,但是在缺乏或是沒有替代方案的領域(比如飛機引擎),這種做法的收效就有限了。

  中國越發清醒地意識到,飛機引擎是軍用飛機製造領域的“支撐杆”,但是需要付出漫長的努力才能改變這方面的劣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