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滬港股市文化亟待變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2 20:46:00  


 
  香港股市和上海股市各有各的問題,但它們的投資文化——尤其是首次公開發行(IPO)中的文化——卻有相似之處,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散戶投資者在企業上市當天能大賺一筆。香港股市的一個段子是,得不到投票權,就得點“打新股”的甜頭吧。

  這種趨勢已變得有些誇張。瑞信(Credit Suisse)在研究了過去兩年滬港股市的IPO後發現,散戶們唯一能夠賺錢的方式,就是在IPO營銷階段買入股票,在上市首日就賣出。上海股市的情況要比香港股市更為極端。在兩地,散戶在上市首日賣出,都會賺得更多收益(在上海股市的平均收益為23%,香港股市為6%)。而如果持有一段時間,虧損的也會更多(如在上海股市持有一年會虧損42%,在香港股市會虧損15%)。這製造出一系列“僵屍式上市”(zombie listings)——上市後股價只會不斷下行,除了上市首日的飈漲之外,不會給投資者帶來任何收益。

  這兩個市場都有徹底改革的計劃。在上海,有傳言稱,中國證監會將在未來幾個月實施重大改革。這有可能包括簡化表現最差者的摘牌程序,但肯定也少不了打擊內幕交易和其他市場違規行為的舉措。中國證監會主席郭樹清今夏牽頭展開了一次全球路演,目的在於增強外國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興趣。中國需要更多外國機構投資者的資金,以提供流動性並培養一種不同的投資文化。中國本土的機構投資者還需要很長時間的發展,才能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在經歷中資企業一波令人失望的上市潮後,香港正在徹底調整其IPO程序。本月,香港將公布針對IPO保薦行的新規。按照這些新規,保薦行保薦上市的企業若在審計或報告中存在不實陳述,保薦行將承擔刑事責任。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香港證監會自己正在香港法庭起訴會計事務所安永(Ernst & Young),欲迫使其公布對一些中資企業的審計文件。保薦行現在要對自己可能無法在中國之外進行的審計工作負責,面對這一變化,保薦行應作何反應?

  如果中國希望中資企業能在內地、香港、美國或者其他任何地方獲取國際資金,就必須解決在金融事務中運用國家保密法的奇怪問題。

  對上海股市和香港股市而言,最嚴峻的考驗都將在於執法。香港證監會法規執行部執行董事施衛民(Mark Steward)因堅持追查幾宗案件而受到贊譽,這幾宗案件應會各自從不同角度增強市場廉正性。但對這兩個市場而言,這些措施執行起來都非易事。換湯不換藥的做法無法樹立好名聲,企業和投資者必須在一長段間裡都努力表現良好。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