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5日上午約11時55分,新一屆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會堂亮相。 |
中評社香港11月28日電/俄羅斯《權力》周刊11月26日載文《對中國的無知》,摘要如下:
2010年秋天,正值國家現代化計劃還很受重視、在該領域同外國廣簽協議被定為頭號外交任務的時候,梅德韋傑夫準備前往中國訪問。我向主管外交工作的一位高官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克宮打算如何在該領域同中國合作?對方寬容地微微一笑說:“年輕人,中國完全是依靠廉價勞動力的一種粗放式發展,同我們的現代化沒有關係!”
俄羅斯官員中關於我們最大貿易夥伴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這種認知水平絕非只是例外。而且不僅僅是在官員中間,我們整個國家對自己最重要的鄰邦都知之甚少。
先從信息的收集說起。麥肯錫咨詢公司的專家指出,在世界十大經濟體中,俄羅斯媒體關於中國的報道較少。例如,所有世界性報紙都在頭條位置報道了中國權力交接的新聞,俄羅斯報紙卻幾乎沒提此事,這同對待美國和格魯吉亞的大選不同。
在對華調研方面存在著更大的問題。俄羅斯各高校和研究中心中國問題專家加在一起不足200人(美國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有1.5萬多人)。研究者的平均年齡逐年上升,幾乎沒有後來者。例如,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78歲的米哈伊爾.季塔連科院士已領導該所27年。同其他學科一樣,這方面存在著嚴重的年齡斷層。
每年關於中國的學術文章也就幾十篇,專著不足10部,這同每年英文出版數以百計關於中國的調研文章根本無法相比。在缺乏國家扶持的情況下,許多關於中國的俄文書籍是由中國人贊助出版的。俄羅斯的許多漢學家關於俄中關係未來大好的評論多少也與此有關。而著名的“黃禍論”支持者大都根本不懂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