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如何實現十八大經濟共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19 09:44:34  


 
  另一個值得重視的變化是,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被任命為中紀委書記,也意味著執政權力將向總理進一步集中,其考量可能是出於保持整體政策的連貫性,強化執行力度。

  在推進城鎮化的進程中,城鄉一體化也被重點突出,這意味著中國不僅在城鎮化進程中需要增加投資,也將通過城鎮化來實現城鄉結合,來推進城鎮和鄉村的協調發展,增加人民收入,並實現消費的最終增長。

  當然,更有內涵的城鎮化需要產業升值、服務業的發展和中小企業發展的支持,這樣才能保持發展模式的競爭力。要達到這一目標,中國金融市場化必須加速,打破國有體制對金融和其他服務行業的壟斷,擴大民營資本對這些行業的准入,投資與營運。

  在這一過程中,更需要加快改革目前的戶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同時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制度,這一保障制度也將同時覆蓋城市和農村居民。社保制度的建設和完善,一向是學界公認的推進經濟增長的重要保障,而很多相關研究也表明,社會保障的投入可以產生成倍的最終支出,也有利於中國真正實現消費推動型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在此基礎上,收入的公平和有效率的分配,則是重要的配套舉措。在這樣的過程中,需要公共服務均等化制度的完善,更加重要的是進一步推進以市場化為基礎的所有制改革,使政府稅收更多的用在民生上,並真正確立納稅人制度。

  這樣的一幅完整願景,是中國未來發展的基本思維。事實上,對於中國未來經濟的改革方向和政策取向,中國領導集體早就在過去的講話中多次提到,總體思路與正在實施的十二五計劃也基本相同。

  重要的是,在十八大上對這一發展思路進行明確描述,並形成經濟共識,意味著中國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將保持已經確立的政策基調,同時,這也暗示中國將順利完成領導集體的順利過渡,這對於外界觀察者來說也至關重要。

  筆者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和改革的方向大致確定。城鎮化的持續推進,意味著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仍將保持在較高的水平上。這樣的政策並不意味著中國仍將忽視消費,恰恰相反,保持投資增速,事實上是在一定經濟發展速度的基礎上,推動經濟轉型的發生,以保證經濟的平穩轉型。

  當然,留給第五代領導集體的不只是“十二五”餘下的2013-1015年,更重要的是為未來的10年作出規劃。按照目前的發展規劃和速度,而到2016-2017年左右,中國人均GDP將很可能接近1萬美元,按照亞洲開發銀行的計算,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則將接近1.7萬美元。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將經歷市場普遍擔心的“中等收入陷阱”的關鍵當口,如何在制度改革上進行頂層設計,使制度與生產力相匹配,獲得持續發展和增長,才是第五代領導集體面臨的真正難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