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民企:“小魚”出海 值得關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0 09:44:59  


 
  外國對“巨鯨”和“小魚”的態度截然不同,而這不僅僅是由於它們的投資規模。儘管人們往往把“中國公司”說得像是一個鐵板一塊的實體,但世界各地的政府正傾向於區別對待不同的中國企業。真正的民營企業在海外擴張時遇到的是敞開的大門,而政府背景的企業則遭遇到大得多的敵意。

  近期中國國有企業完成了一些巨大的海外交易,如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China Three Gorges)對葡萄牙公用事業集團EDP投資35億美元,以及中石化(Sinopec)對美國戴文能源公司(Devon Energy)投資22億美元。然而這些巨額交易的實際影響並不太大。它們幾乎總是涉及少數股權,實際上,它們無非是些金融投資。中國國有企業似乎已明智地意識到,競購多數股權可能不會得到批准,但少數股權不能產生全盤收購在執行有方的情況下能夠產生的效益。

  華為的麻煩體現出任何被視為與中國政府有聯繫的企業所面臨的困境。美國國會情報委員會有關該公司為中國軍方服務的結論,可能足以阻止華為在美國進行任何重大投資。

  華為抗議稱,它只是一家民營企業,只不過碰巧是由一位前解放軍軍官創立,但該公司拒絕全面透露其所有權結構。

  目前有一些有說服力的理由相信,中國國有的中海油(Cnooc)以150億美元收購加拿大同行尼克森(Nexen)的交易將獲得成功。然而,人們很難想象中海油能夠吃下更大的企業——尼克森控制加拿大不到5%的油砂開採權。

  與此形成反差的是,中國民營企業的海外擴張之路平坦得多。低於國家安全審查門檻的小筆收購自然相對容易得到批准,即使是較大的交易,如三一重工(Sany)以4.75億美元收購德國混凝土泵製造商普茨邁斯特(Putzmeister),也得到放行。

  咨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上海分公司董事陸浩文(Thomas Luedi)表示,中國企業已學會從結構上妥善安排交易,以化解有關方面的擔憂,比如承諾不會解雇工人。

  “中方在不少交易中顯示出,總的來說,他們接手並不意味著末日來臨,”他表示,“企業沒有被毀掉。公司治理也沒有脫軌。”

  華為可以做出類似的承諾,但其背景中的政府身影壓倒了它的表態。對中國來說,幸運的是還有數千家企業沒有類似的包袱,這些企業正引領中國工業向美國和歐洲進軍。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