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好聲音”顯示:中國社會渴望公平舞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03 09:20:52  


 
  如同當年輿論將《超女》往民主領域拔高,將之冠上“民主改革的試金石”、“民主的自慰工具”、“民主壓抑的狂歡”種種稱謂,關於《好聲音》的評論也緊扣著“盲聽盲選”的環節,逐漸從娛評版擴大到時評版。 

  千龍文化的一篇評論就認為,盲人歌手和一些身材相對不適合當下“舞台表演標準”的“好聲音”成功被導師收入門下的過程,其實就是公民意識被特定環境和場合放大的過程,觀眾們感動的、願意收看的部分恰恰不是音樂本身,而是被歌者“演繹”的“個體人的放大”,與其說是“中國好聲音”莫不如說是“中國音樂夢想秀”。 

  不過,就如中國社會充斥各種假貨假象一樣,《好聲音》作為電視娛樂節目,還是得靠部分“假的真實”來挑動觀眾情緒或製造引爆點。於是,關於歌手背景造假,爭著把自己的故事說得悲涼、選手比賽放水,比賽結果預定等等新聞翻炒不斷。無論真假,《好聲音》在各種話題聲中席捲了電視熒屏和社交網絡,讓家家戶戶的電視機於周五晚準時開動。 

  就在“好聲音”成了流行用語時,新華網為中共“十八大”造勢而刊發的評論文章也打出這麼一個時髦標題:十八大代表奏響“草根好聲音”。 

  文章寫道:“歷經近9個月的反覆醞釀、組織提名、推薦選舉,十八大代表選舉工作在全國260.2萬黨員、402.7萬個基層黨組織及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支援下已經順利完成……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些在基層中海選出來的‘草根代表’的‘中國好聲音’必將為本次黨代會帶來美妙的悅耳音符。” 

  選舉與選秀本質大不同,涉及“反覆醞釀、組織提名、推薦選舉”的中國特色選舉工作和舶來品選秀節目基本也搭不上邊。 

  但不管發出的是政治聲音或悅耳歌聲,每個社會都需要“好聲音”。對普羅大眾來說,他們更在意的或許是,社會能否像《好聲音》那樣提供一個更趨向公平公正的平台,不論出身背景、不拼爹、不搞潛規則,掌握人事決定權的評委都能蒙眼張耳,盡量做到為每一把真正的好聲音拍鈕轉身?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