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印可共同和平崛起 須建新框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8-28 09:06:30  


今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書記周永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訪的印度外長克裡希納。
  中評社香港8月28日電/美國《外交政策》雜誌8月號載文《共同和平崛起》,摘要如下:

  中國和印度的同時快速崛起引起人們對這兩個新興大國之間勢必要競爭而產生深深的憂慮,即便這種競爭現在還沒有出現。對於這種即將爆發的衝突,市面上也出現了一批評論。中國和印度報紙的版面上,尤其是印度報章上,常常充斥著中印之爭的專欄文章。兩國的博客文章在談論兩國關係時也常常是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得嚇人。

  當然,中國和印度的領導人往往強調,兩國關係是穩定的,並試圖對任何中印為敵的言論低調處理。

  不過,殘酷的現實是亞洲最大的兩個國家的確將對方視作是一個威脅,而正因為如此,兩國也盡力控制這種敵對關係。歷史的原因在雙方如何看待對方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冷戰期間,兩國身處不同的陣營:從1971年起,中國是美國的准盟友,而印度是蘇聯的准盟友。兩國還因為邊界紛爭、在巴基斯坦問題上的衝突以及彼此在西藏問題上的戒備心理而對立。結果便是亞洲的兩個巨人之間缺乏信任。

  國際社會對雙方關係的憂慮是可以理解的:用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中國問題專家高龍江的話來說.中印之間的“爭鬥久拖不決”對於世界40%的人口、亞洲其他國家乃至整個人類來說都將是一場災難。

合作越來越有吸引力

  雖然中國和印度都覺得受到對方的威脅,但是合作似乎越來越具有吸引力。首先,和過去的世界大國,如英、德、日、蘇、美不一樣,這些國家崛起時具備了在遠離其疆域的地方打大仗的能力,但中國和印度不能通過擴張靠軍事強權來崛起。雖然兩國正在增強自身的軍備,但它們投放軍力的能力有限,因為國內存在根深蒂固的社會和政治挑戰,二是因為彼此手中以及其他大國手中均握有核武器。總之,中國和印度謀求的是安全和尊重,而不是帝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