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際社會應該慶幸中國的謹慎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26 11:07:00  


人行對中國金融體制加速開放一事態度謹慎
  中評社香港3月26日電/法國《世界報》3月20日載文《北京在慢中求快》,摘要如下:

  下次全球性金融危機將從中國開始。這不是個無懈可擊的預言,但很少有國家在金融自由化並融入國際社會後還能避免危機。在中國事情會好點嗎?有可能,條件是中國決策者要繼續今天的謹慎立場。

  這種謹慎在最近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加速中國金融體制開放一事上反映出來。人民銀行的計劃消息是由新華社發表的,而非由央行網站發布,發布人也是該行統計部門負責人而非行長。這很可能意味著這只是放出一個探測氣球而非正式政策。

  該文指出改革的三階段:第一階段是從今年開始的3年里增大對外投資,因為“西方銀行和企業的動蕩給中國投資者留出空間”,構成“戰略機會”。第二階段是從第三年到第五年,將加速對外國的人民幣借貸業務。第三階段從現在起的5到10年,外國投資者可投資中國的股票、債券和房地產。人民幣自由兌換將是“最後階段”。簡言之,中國的完全融入將推遲至不確定的日期。

  對外開放不可能走在內部開放之前。中國領導人很清楚,一旦開放目前監控嚴密的金融體制將導致一場災難。正是出於此原因,計劃中人民幣自由兌換被推遲到不確定日期。

  更合適的改革理由是現行體制與發展目標的願望不符。但由於該體制已根深蒂固,改革從政治層面而言很微妙、從經濟層面而言有風險。因此,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