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夢”夢行天下 須讓寒門出貴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25 08:20:19  


 
  是什麼造成了階層固化?單就針對北大學生來源的研究而言,在於不均等的教育。當下中國,從作為教育起點的幼兒園開始,優秀的教育資源始終為精英子弟敞開大門,高昂的學費、贊助費、擇校費等等卻將平民子弟拒之門外,欠缺公平的教育環境一以貫之,寒門何能出貴子?就中國整體而言,在於改革隨之而來的問題。中國現代化的改革路徑,使得經濟步入市場化,但行政權力這個上層建築的改革卻未能同步匹配,從而存在權力進行市場尋租的漏洞,權錢交易、權權交易、權色交易等等屢禁不絕,最終形成了代際傳承、趨向階層世襲的利益機制。

  階層固化帶來的是社會不穩定性的增加。被視為糟粕的中國數千年的科舉取士制度,如今被歷史學家們大為肯定的是,它保證了社會底層的向上流動,其中緣由在於這一問題的現實指向:從經濟方面來看,社會階層的流動,農民新生代大規模從農村移民到城市,促成了中國經濟的崛起;從社會方面來看,社會底層的向上流動,使得社會充滿活力,推動社會進步;同時,當改革漸進,階層出現固化,使得底層失望、抱怨,“仇官”、“仇富”等反社會情緒聚集,使得社會對立情緒加重,導致社會的潛在不穩定性大為增加。中共執政講求的“穩”就面臨嚴重考驗。

  怎樣才能解決階層固化的問題?解決問題並非要放棄改革,而是要推進深化改革。就教育公平而言,具體對策可以是,政府踐行提供公共服務的理念,從戶籍制度改革、財政體制改革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入手,配置經濟資源、人力資源、市場資源,讓優秀的教師資源能流向劣勢落後地區,讓寒門子弟能享受精英教育,進而實現教育對於每個人的機會公平。這些已在今年中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所體現,難點在於落實。

  教育是促使社會流動的關鍵渠道。建構公平的教育體系,能實現社會與國家的和諧穩定。因此,重視當前存在的階層固化跡象,落實推進已部署的改革戰略,是為執政者達至長治久安施政目標的路徑。

  人們都熟悉“美國夢”,這是一種不憑借出身,只靠自己奮鬥而達成目標的夢想。中國發展到今天,“中國夢”在中國、在世界上也越來越有吸引力。但若要讓“中國夢”大行於天下,就必須打破階層固化,否則,只是少數人、個別階層的夢,就不是真正的“中國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