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人民日報四駁美NGO人權報告 稱進步顯著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1-29 08:50:59  


2009年中國人權事業的進展(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月29日電/中國農歷新年到來之際,“人權觀察”組織發布了《全球年度報告(2012)》。與往年一樣,該組織一如既往地無端攻擊和指責中國人權狀況,其在一貫的捕風捉影和陳詞濫調的主觀臆斷外,今年更把人權攻擊的主要矛頭放在政治問題上,中國政府正常的維護社會穩定、保障國家安全、乃至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正常的投票行為都成為攻擊的目標。顯然,這樣的報告已經不是一份人權報告,從根本上說更是一份以人權名義發布的政治報告。

  人民日報報道,《報告》中政治化人權邏輯的最顯著體現,是它得出的“中國人權環境每況愈下”的結論。眾所周知,“人權環境”是一個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發展的問題,對於“人權環境”的臆斷已經遠遠超出一個以維護人權為標榜的非政府組織所應關注的範圍。更為意味深長的是,《報告》也似乎根本不在意自己與西方國家政府在表象上保持對立的非政府組織地位,公然倡導西方國家要對中國施加壓力,按照其亞洲部主任布拉德.亞當斯的說法,“中國需要西方國家的市場,所以中國不太可能在經濟上與西方作對,尤其是當西方國家都保持一致立場時;因此,歐洲不應該懼怕中國,國際社會尤其是歐洲應該加強呼籲中國改善人權。”這表明,“人權觀察”已經實質上把自己定位為一個政治組織,試圖主動通過與政府的合謀來實現自己在人權上的政治目的,在這樣的政治錯位中,人們在《報告》中看不出對中國人權狀況的絲毫關切,對中國政治狀況的攻擊和指責才是真實的旨意所在。

  人權的政治化蘊涵著一條西方國家政府與非政府組織共同認可的思維邏輯,這一邏輯的起點是把人權與中國對立起來,首先臆斷中國的人權狀況是“每況愈下”的,然後按圖索驥的從種種傳言、推測乃至臆造中尋找中國政府“侵犯人權”的證據,最後達到扭曲中國的國際形象的目的。在這一邏輯鏈條下,人權已經與人類的價值和尊嚴無關,中國的人權是否取得進步是不重要的,中國政府是否尊重和保障人權也是不重要的,唯一重要的是中國必須在政治上受到批評,中國不能選擇走與自身國情相適應的道路,甚至不能正常行使一個主權國家合法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的權利。在這樣政治化和工具化的人權思維下,《報告》不僅把自己放到了一個道德審判者的地位,更虛妄地認為自己可以淩駕於國家之上,要求中國按照他們的意志來治理國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