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如何才能拯救中國股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2-12 11:29:48  


 
  為什麼這麼說?在中國具有80多萬億天量本外幣存款的情況下,說股市缺錢,實在是不知所雲。當然,2011年以來,央行已經把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提高到21%的歷史高位,加上各商業銀行在上一輪大規模的擴張性宏觀政策實施時釋放了大量貸款,導致大多數銀行的存貸比都在72%以上,有的甚至接近或超過了75%的紅線。這樣算來,中國銀行體系內確實存在著全國大範圍的資金緊張。根據央行的月度公報,9月底全國商業銀行的超額存款準備金率只為1.4%。根據各種渠道和口徑估算, 2011年下半年以來,全國所有商業銀行可貸資金大致也只有兩三萬億元。在中國具有80.85萬億元本外幣存款和81.68萬億廣義貨幣的情況下,各商業銀行內部出現大面積的“錢緊”,這是事實。但是,要知道,銀行內部資金的緊張和短缺,並不意味著股市就一定缺錢。

  從股市二級市場與銀行系統的資金循環流來看,只要股民對未來有信心,在二級市場增倉買入股票,既不增加流動性,也不減少流動性。由此來推論,只要有天量的廣義存款在那裡,二級市場就應該“不差錢”。當然,在股市的專業術語中,有每天資金的“淨流入”和“淨流出”之說,且每天的股市播報總有資金“淨流入”和“淨流出”的數字。但是仔細想一下,就會明白,股市的每天交易量,總是買入總額等於賣出總額,二者總是相等,因而股市的淨流入和淨流出只是個相對而言的數字。

  我們不妨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假如一只股票開盤股價為5元,這只股票共有500股,那麼它開盤時的市值是2500元,如果股民乙預期這支股票會漲,他從銀行賬戶中轉出1200元,出價6元買了該200股該股票,而持有200股的甲股民則同時願意6元拋出,成交的結果就是甲原來投入的1000元賺了200元,共1200元流回到他在證券公司的客戶保證金的池子中,或再轉到他在商業銀行的儲蓄賬戶中。但是不管股市漲還是跌,不管從股市出來的錢是暫時停留在證券公司的客戶保證金中,還是轉回到股民的銀行儲蓄賬戶中,股市一天的交易結果總是買入總額等於賣出總額,貨幣總額一分也沒多,一分也沒少。故股市的交易量,與廣義貨幣總量多少無關(即既不增加廣義貨幣,也不減少廣義貨幣),且與商業銀行的內部資金的寬鬆與緊缺,基本上沒有關係──因為各證券公司的客戶保證金總額,又總是隔夜存放在各商業銀行的賬戶中。

  從上述例子中,我們大致可以得出這樣一個基本判斷:銀行可貸資金的多與少,與股市的可用資金的多少,並沒有直接關係(只是有人從銀行貸款去違法炒股是個例外)。由此來分析,認為央行一提高存款準備金率,股市資金就缺錢;一降低存款準備金率,股市就資金面寬鬆,這實際上是個理論幻覺。

  央行貨幣政策的數量工具(包括商業銀行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和央票買賣操作)實際上並不直接影響證券市場的可用資金,但外匯的流入與流出,則會直接增加經濟體內部的基礎貨幣,從而會增加或減少股市的可用資金面,這是毫無疑問的。正是存在這樣一個機制鏈條,隨著近幾個月來一些外國機構惡意“唱空中國”,加上中國內部有錢的企業家、富人和官員擔心他們在中國內部的資產安全,紛紛換成外匯流出中國,導致美元稀缺、人民幣貶值(迄今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已經連續八日觸及跌停板)。最近有不少股評家看到了這一點,隨即把最近中國股市的下跌歸結為近期的熱錢淨流出。

  這一推理好像邏輯成立,但仔細分析一下,就會發現,這種推理也值得進一步推敲。外匯流出,肯定會減少基礎貨幣。若是這些流出的資金本來是進來中國炒股市的,那肯定會直接影響股市的資金面,導致股市下跌。然而,在目前中國有80多萬億本外幣存款的情況下,即使熱錢流出個一兩千億美元,相對於中國商業銀行內部的天量存款而言,仍然只是一個很小的數字,並不可怕,更何況流出的熱錢,原來並不是進來全部炒股市的。故對這些惡意唱空中國經濟和中國股市的外國公司機構,不必太恐懼,更沒有必要自己嚇唬自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