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良心學者”吳敬璉發出盛世警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27 18:34:46  


 
  二,在基尼系數達到與美國接近的0.5的同時,腐敗問題日趨嚴重,引發公眾嚴重不滿。由於官員權力太大而又得不到制約,腐敗也呈高端化發展趨勢。

  三,由於政府“有形之手”頻頻介入經濟活動,在司法獨立未能健全的情況下,導致了越來越多的“公權力”與“私權利”之間的衝突,尤以徵地和房屋拆遷為甚。在選擇性執法和彈性執法驅使下,出現了嚴重的上訪現象,以及作為應對的地方政府“攔截上訪產業”。

  改革壓力之大可想而知。“十二五規劃”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主線,中共中央提出加強“社會管理”,都從另一個側面證實了壓力的存在。2009年溫家寶總理在劍橋大學演講時指出:“被譽為現代經濟學之父的亞當•斯密在《道德情操論》中指出:“如果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眾手中,那麼它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風險的,因為它注定要威脅社會穩定。”這句話在當下愈加顯出意義。

  改革不僅是必要的,眼下也是改革的“窗口期”。不僅公眾的改革訴求空前高漲,改革的條件也更加成熟:大型銀行鳳凰涅槃,從30%多的不良資產率到如今的豐厚利潤,利率市場化改革時機已經成熟;主要央企都已經IPO,盈利能力空前,2010年僅“兩桶油”的利潤就已經超過民企500強總和,進一步推進央企體制改革、打破壟斷條件成熟;隨著創業板的推出,民營企業成為上市主體,證券市場扶持國企改革功能已失去必要性,廢除IPO審批制時機成熟;2011年上半年中國財政收入同比增長31%,今年預計突破10萬億大關,以優厚財力去彌補社會保障缺口、加強醫療、教育領域投入,條件成熟;通過減稅“返利於民”條件成熟……

  究改革實質,在於政府體制改革,即政府應合理地“有所為有所不為”,退出對經濟領域的干預和參與,減少審批權,轉向以公共服務職能為主的“小政府”,成為市場經濟中“看不見的手”。推進改革,當然會遇到既得利益的巨大阻力。要政府放棄權力,就像高西慶先生所言“需要靈魂深處的革命”。

  眼下中國改革處於前所未有的複雜局面:一方面,從尋租活動中得利的特殊既得利益者力求推動“半統制、半市場”的經濟體制,向國家資本主義乃至權貴資本主義或官僚資本主義蛻變;另一方面,極“左”力量竭力利用大眾對權貴腐敗的不滿,推銷其路線,把中國引向另一條歧路。鄧小平曾說,“中國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這是非常有預見性的判斷。

  蜿蜒在歷史三峽的中國經濟,能否衝破既得利益和極左勢力的雙重干擾,奔向法治市場經濟的大河,有賴於我們以巨大的勇氣推進改革。

  正如吳敬璉先生憂心告誡的:目前大眾普遍對政府對於防止事態惡化措施不力嘖有煩言,甚至將其形容為“下定決心抱著定時炸彈擊鼓傳花”。從當前事態看,批評政府和要求政府有更多作為是完全有理由的。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談到經濟轉型時曾說,“功成不必在我任期”。對於政治改革,決策者也應有這樣的胸懷。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