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拿什麼挽救溫州借貸危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10-10 08:29:31  


 
  太陽底下無新事,這一看似怪誕的情景不過是後發國家金融壓抑的必然結果。所謂金融壓抑,正是指管制過多的發展中國家往往通關各種監管手段,譬如將官方利率維持在一個過低的水準以及控制國際資本流動,造就了銀行體系落後、金融產品單一、名義利率過低、信貸配額、高儲蓄率等結果。

  在發展經濟體中,金融壓抑情況普遍存在。這一體制中,最大收益人自然是債務人,也就是能夠爭取到資金一方,往往也就是政府以及相關企業;與此同時,金融是經濟發展的支撐,這一體制也將損害大多數企業的活力,長期來看必然將阻礙經濟的發展。

  具體到中國情景,當前民間借貸中的高利貸狂歡,亦是畸形制度催生之下的無奈現象。溫州資本向來活躍,從樓市、煤市等到資本市場,從內地到海外,無處不有曾閃現其身影,然而,近些年的政策變化,使得這些資金面臨缺乏投資渠道,轉而借道民間信貸謀求利潤。

  於情於理,民間借貸無可厚非,高利貸也可視為一種行政壓抑之下而可理解的市場補充行為。但是,這並不構成官方救助的道德資本,因此,筆者並不贊同官方出面以“穩定局面”的理由施之援手。

  首先,高利貸乃至民間借貸屬於市場行為,無論獲利還是虧損,雙方契約能否完善履行,並不在於政府職責之內。如果政府因考慮其外部負面效應而援助,對於全體納稅人而言並不公正,甚至可能有解救利益集團之嫌。其次,當前溫州情況雖然緊急,但是並不迫切到“大到不能倒”。中國的歷史經驗來看,地域的局部危機並不總是擴張到全局,譬如九十年代的海南。

  泡沫總是從最高處幻滅。溫州民間借貸有多普遍?根據溫州官方的數據估算,民間借貸的規模已超過1200億元;同時,民間介入程度之高亦令人咋舌,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溫州分支機構的調查,2011年上半年,溫州有89%的家庭個人和59.67%的企業參與民間借貸——由此而見,官民皆貸並不誇張。溫州危急,無非是其介入民間借貸之深的極端後果,其他地區難以與之比肩。根據中金公司的相關報告顯示,中國民間借貸餘額在2011年中期同比增長38%,約為3.8萬億元。按照這一估算,這一數據僅為中國銀行體系總貸款的7%,並不值得過分恐慌,市場的反應有過激之嫌。

  最後,如果管制是高利貸橫行的成因,那麼再多一些行政手段加強政府之手對於經濟體系的介入,無非是飲鴆止渴,繼續造就管制的慣性。長期以來,金融資源的分配與經濟的貢獻度如此非市場化錯配,自然會導致各類糾偏行為,對於根本症結視而不見並非真正對策。

  以應急維穩對待,表面的潰爛縱然暫時遏制,但是內生疾變則可能漸入膏肓。唯今之計,短期可以考慮對於局部地區中小企業的定向寬鬆;其次則應該重新評估當前緊縮政策,尤其在如今外圍環境不斷惡化之下,尤其應該考慮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同時提高利率的組合拳;最後,對於利率市場化以及金融業的開放,不應該一再拖延,而應該有所擔當地大刀闊斧推出——否則,即使眼前局勢暫緩,亦不能阻止未來的代價。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