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暫時干預難治斷貨痼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9-14 15:30:20  


  國家食藥監管局做出回應後,持續兩個多月的“魚精蛋白斷貨危機”事件看似不久就將落下帷幕。但此次危機凸顯藥品生產與供應之間的多層次矛盾,單純依靠某個部門的行政協調,只能暫時緩解危機,並不能根除矛盾消除後患。

藥企供藥給黑市也不願賣給醫院

  “現在有部門出來協調,心裡多少有底了。”12日下午,省城一家大醫院的藥劑科主任告訴記者。但他仍然擔憂,以後還會不會發生類似事件?

  他認為,斷貨的原因還沒有公開通報。“目前僅是藥企的說法和業內的猜測,而且這兩方面也不一致。”比如,藥企一直宣稱斷貨是原料不足導致的,但業內人士分析:可能有售價過低無利可圖的原因。

  “因為價格過低而停產某種老藥,這是常見的現象。”該藥劑科主任舉例稱,“安乃近”這種以前婦孺皆知的退燒藥,現在很多廠家都不生產了。

  類似的情况還有不少。在德州基層醫療機構工作的王先生打電話告訴記者,一種叫“注射用促皮質素”的藥物最近也很緊張。“很久都進不著了,醫藥代理說沒貨。”

  而藥企聲稱的原料短缺的原因,也有人表示認可。“就像人血白蛋白一樣。”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生物製品研究人員說,這種藥在全國各地醫院普遍緊張,“主要原因就是原料血漿供應緊張、價格上漲。”

  在這種情况下,由於提供給醫院的批發價不能超過國家限價,“有些醫藥公司寧肯將人血白蛋白提供給‘黑市’,也不願賣給醫院。”

  這位研究人員說,通過“黑市”購買的人血白蛋白要比在醫院貴兩成以上。“比如,上海一家生物製品公司生產的人血白蛋白,10克一支的,在醫院裡350元左右,但是在黑市有時能賣到六七百元。”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