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決策層正在討論的另一個策略是允許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中國官方外匯儲備有一大部分是因為人行控制人民幣匯率而積累起來的。人行一直強調把人民幣的升值維持在合理的範圍內和漸進的步伐。如果人行允許人民幣以更快速度升值,那麼它就不需要購買大量的外幣。
但人民幣升值能否見效取決於減少中國淨資本流入和經常項目盈餘。國際經驗顯示,貨幣升值短期內會吸引更多的資本流入,而大多數實證研究也顯示,漸進升值對一國的經常項目水平只有有限的影響。
如果升值沒有減少經常項目盈餘和資本流入,那人民幣匯率將面對更大的升值壓力。這就是為什麼一些人建議中國採取一次性大幅升值的策略——大到足以消除人民幣進一步走強的預期,阻止投機性“熱錢”的湧入。如此規模的升值還將抑制出口、鼓勵進口,從而減少中國長期存在的貿易盈餘。
但這樣的作法對中國經濟來說不啻自殺。從2001到2008年,出口增長占中國總體經濟增長的40%強。也就是說,如果出口完全沒有增長,中國的GDP年增長率將下降4個百分點。此外,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的研究顯示,人民幣對美元升值20%將導致就業下降3%——超過2000萬分工作。
通脹高企導致結構調整延後
解決中國3.2萬億美元難題沒有速效藥。中國政府必須依靠較長期的措施來緩和問題,包括人民幣國際化。用人民幣來結算中國的國際貿易賬戶能幫助中國免受美國以鄰為壑政策影響,即美元對其貿易對手大幅貶值的衝擊。
但如果中國不能減少其經常項目盈餘和資本流入,那麼3.2萬億美元的問題將變成20萬億人民幣的問題。國內結構調整在所難免。
要進行結構調整,中國必須增加國內消費在GDP中的比重。這一點已列入中國政府的十二五規劃。不幸的是,由於通脹高企,結構調整已被延後,控制信貸擴張成了政府的第一要務。然而,實行投資放緩卻增加了中國的淨儲蓄,即經常項目盈餘,同時約束了國內消費的擴張。
只要中國的生活水準在追趕美國水平,那麼人民幣的實際升值就是無可避免之事。事實上,中國政府無法在維持人民幣幣值穩定的情況下壓低通脹。人行應該把目標定在人民幣實際升值的速度上,而不是幣值穩定前提下的通脹率上。在此基礎上,中國政府還需要更加關注結構調整,這才是解決中國3.2萬億美元煩惱的唯一有效藥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