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為關鍵的是,經濟數量的翻倍增長,並沒有相應的質量提升。用中國官方的說法,經濟增長屬於“粗放型”,快速的高增長同時也帶來高昂的成本——環境污染、資源流失、人命傷亡、社會貧富差距擴大引發的動蕩……。一味追求增長的另一個嚴重代價,就是缺乏價值的創新。社會彌漫著快速致富的集體心理,以及由此導致的抄捷徑,不尊重知識產權的風氣,使得需要時間、熱忱和耐心累積的探索、研究、發明等工作乏人問津。
這種集體心理,可以從最近溫州動車追尾事故窺見一斑。事故本身暴露了官方“自主創新”政策的不足,削弱了中國高速鐵路技術的信譽;事後的處理方式,更反映了只搶業績而罔顧人命的浮躁心態。山寨文化的成型,讓富裕後的中國仍然陷入“吃老本”的尷尬——一提到“中國文化”,只能依賴祖產,而拿不出足以傲人的新發明。
創新不光是指科技上的新發現,還包括科學人文知識的突破;另類商業經營模式的誕生;各種新型的政治、經濟、社會、司法制度的創建;在流行的文學、藝術、思想潮流外另辟蹊徑等等。這些創新發明不但能為中國的進步服務,也同樣可以豐富並促進人類的集體文明。作為一個有13億人口、歷史悠久、經濟規模不斷擴張的大國,新世紀的中國還沒有在這方面有顯著的貢獻。
離開了這方面的顯著貢獻,任何關於“大國崛起”、“中國模式”的討論,都將喪失核心意義。隨著國際形勢的消長變化,中國的世界角色會越來越吃重,也需要肩負起更大的國際責任。世人對中國的期許,已經超越了前些年“世界工廠”的定位。假若21世紀如同一些學者所言,是一個亞太的世紀,乃至於是一個中國的世紀,那麼“中國製造”必須升華為“中國創造”,才能符合歷史所賦予的使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