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希拉里對華施展“後院”外交 意欲何為?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9 08:09:44  


 
  然而,在中國崛起成為一支新興強國之際,美國將如何影響區域規則?參照美國前助理國務卿羅伯特•佐利克(Robert Zoellick)提出的“負責任的利益相關者”這一理念,她的部分答案是讓整個亞洲——尤其是中國——融入一個基於規則的貿易體系。希拉里表示:“我們必須就規則和原則達成一致,為未來幾十年我們的經濟關係奠定基礎。”

  讓中國加入WTO是這一戰略的一部分。但這方面存在很多問題。其中一些問題涉及亞洲貿易協定網絡形成的方式。希拉里將這些貿易協定稱為“大雜燴”。它們看上去肯定不像是美國所支持的那些一致且基於規則的協議。擁有10個成員國的東盟(ASEAN)是該地區最有凝聚力的貿易集團;10年來,亞太地區已簽訂不少於100項貿易協定。今年1月,東盟與中國達成一項自由貿易協定,這讓中國企業以優惠條件進入這個規模達6億人的市場。美國正作為局外人旁觀。

  美國自己的區域貿易政策有些混亂。美國曾在2007年與韓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但至今仍未獲得美國國會的批准。由21個成員國組成的龐大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美國是APEC核心成員國——距離達成自貿協定還有很多年。希拉里似乎把更多希望寄予APEC 9個成員國組成的一個小集團——包括澳大利亞、智利、新加坡和美國——達成單獨的自由貿易協定,即泛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TPP)。但如果沒有日本參加,這一小型俱樂部的影響力不會很大。即便日本(我這裡的意思是指日本農民)被說服加入該組織,TPP也只是一粒小種子,難以長成一棵區域性的大樹。

  對於中國,美國往往看上去無力阻止它所認為的不公平做法。希拉里沒有對中國指名道姓,但她列出了幾個難題:封閉的採購政策、侵犯知識產權和對國企的優惠待遇,包括廉價融資。“公平會保持對體系的信任,”她帶著訓斥的口吻說,“如果企業僅僅為了進入市場就被迫犧牲知識產權,那麼這種信任很難保持。”

  的確,美國若希望保持其影響力,就必須繼續投入地區貿易議題。但是,讓中國遵守規則將更為困難。另外,一些問題更為緊迫。在希拉里訪問深圳這一天,有新聞稱,兩架中國戰鬥機最近曾越過台灣海峽中線驅趕一架美軍偵察機。這一新聞爆出的時間可能只是巧合。但很明顯,美國在中國周邊地區隨心所欲的能力已今不如昔。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