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對原料的饑餓帶給非洲好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26 16:04:49  


去年9月,“非洲大都市清潔能源論壇”在滬舉行,非洲聯盟高官建議中國將世博清潔能源運用技術輸送到非洲。
  中評社香港7月26日電/德國《南德意志報》7月22日載文《中國對原材料的饑餓帶給非洲好處》,摘要如下:

  像中國這樣成功的新興工業國需要原材料給它們的經濟增長機器加油。這促使它們加強了在原材料豐富的非洲國家的投入。但對這些非洲國家來說,原材料財富很少能成為“大躍進”的起點。石油收入只偶爾被再投資於公眾利益。這筆錢並未用於促進經濟發展,充其量是充實了腐敗的精英們的銀行賬戶。而在最壞的情況下,石油收入則被用來支持打擊政敵的戰鬥。這種“原材料厄運”尤其拖累著那些缺乏穩固的法治體制的國家。

西方援助效果不佳

  確實,中國並未參與西方的透明化行動,也無意將提供發展貸款與受援國施政是否達到高標準掛鈎。西方優先將發展援助提供給那些參與透明化行動並以良政標準自我要求的國家。但事實是,這麼做通常並沒有令非洲產生長久的良政:在上一個10年裡,腐敗的獨裁者們並未令原材料豐富的非洲國家發生明顯的變化,不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同樣,經驗表明,簽署采掘業透明度行動計劃與消除腐敗之間也找不出什麼切實聯繫。

  這沒什麼奇怪的。只要一個國家沒有廣泛且受過教育的中產階層,那麼一份有關政府原材料收入的年度報告並沒法保障這筆收入會以對公眾有利的方式分配,因為只有這樣的中產階層才能利用這種信息向政府問責。中國的合作模式在很多方面與傳統的西方夥伴和原材料采掘公司的模式不同,這種模式並沒有令情況惡化,反而蘊含著好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