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渾水摸魚”警醒海外上市中國民企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7 09:23:02  


 
  渾水借發掘和披露壞消息獲利的做法,惹起部分人士質疑。然而,由於公司有足夠的利益披露,發表報告的同時公布已持有淡倉,把造淡行為成功合理化。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為正義揭露黑暗面的事情雖會發生,但要聘用專業人士實地考察,費用不菲,整個打假行動在在需財,在資本主義掛帥的股票市場,利用獨家研究數據獲利,自然變成天經地義。說到底,究竟嘉漢有沒有賬目問題,才是真正要追尋的關鍵真相。 

  造淡專家成功渾水摸魚,對爭相吸引內地民企掛牌的各地股市,帶來深刻反省。有本地證券界認為,香港爭取內地企業掛牌有先天優勢,其它地方要競爭,不惜放鬆規管要求,終於釀成今次風波。這個說法雖然不無根據,可是在港掛牌的民企過去一樣出現過賬目不清的例子,嘉漢林業的個案,沒有人敢說不會在本地重現,特別是香港和很多市場一樣,遵行所謂“披露為本”的上市政策,對數據核實的程序和嚴謹度,不時惹起批評和詬病。 

  今次渾水靠造淡賺大錢,但除了涉及民企,損手的是其它基金經理,基本上沒有產生外資針對中國企業或資金的質疑。渾水聳人聽聞的分析和結論,最後是否正確仍待核實,至於在披露過程中的手法,也有值得爭議的地方。 

  目前在香港掛牌的除了民企,還有大批市值巨大的國企,若然這些公司因為市場信息大幅波動,影響將遠超今次事件。目前,香港對沽空的限制比外國嚴謹,但中間仍有沒有可借鑽營的漏洞,仍須小心推敲。 

  渾水公司創辦人藉打假名利雙收,肯定擦亮了市場大戶的眼睛。內地企業的管治水平和給予市場的信心仍與外國大型企業有距離,如何可以重複嘉漢林業股價崩圍的故事,很可能成為不少投機者急於尋找答案的題目。香港作為最多內地相關企業掛牌的公司,在提高上市公司賬目可信性、企業管治和沽空監管上,都有需要趕快作全面體檢,以防香港市場成為大戶攫取厚利的大片渾水。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