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面對危機挑戰 且看如何自我完善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3 08:52:10  


 
  胡錦濤坦承,中共面對巨大的危機挑戰。他把這些問題總結為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脫離群眾、消極腐敗等四大危險。他提出要回應這些挑戰,必須從新的實際出發,堅持以科學理論指導建設,以改革創新精神研究和解決理論和實際問題。除了理論外,他還提出要發展制度的建立,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改革創新,同時強調重視人才,又重申懲治與預防腐敗,關係到黨的生死存亡,因此必須堅定不移反腐敗。 

  中國過去三十年高速發展,外國分析家部分歸因於內地高度權力集中的制度,但同時質疑當經濟發展到超過水平時,這種權力高度集中的政治體制和發展模式能否維持。這些質疑放到現實去看,就是當中國日益發達,社會利益日趨複雜下,原有的管治模式能否維持。特別是中國未來十年開始邁向小康,人民對社會的要求會不斷提高,中共面對分享權力的壓力只會愈來愈大,當經濟一旦放緩,累積的壓力爆發機會更大。胡錦濤七月一日的談話,告誡存在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既是提醒黨員要留意潛在的危機,同時嘗試提出方法,回應外界的疑問。 

  西方的民主選舉模式,把社會內部的壓力,透過政黨輪替不時作出釋放,避免了大規模的革命和動亂,換取了長期的穩定,建立了繁榮發展的基礎。經過長期運作,政黨輪替的選舉式民主,出現了暮氣和低效率的毛病,令到西方近年發展受到困擾,甚至產生國家負債激升、經濟失去動力、民生水平下滑的情況。相比之下,中國高度集中的行政權力,發揮了集中精力辦大事的效果,取得了令西方側目的成績,與此同時,西方相信權力使人腐化,認為中國的發展模式未來將難以持續,關鍵只是社會矛盾催化劑何時出現。 

  胡錦濤提出科學發展觀後,再提出要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立完善制度,藉執政黨的自我完善,取代西方政黨輪替的機制。沒有明確對手的執政黨要自我完善,難度可能比應付在野黨挑戰還難,這個構想實現與否,既關乎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股思潮的發展,同時也影響了東西方發展的速度和互動。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