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從中共九十華誕展望未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7-01 09:48:46  


 
  第一世代(1921~1951):這三十年是中共從草莽走向奪取全國政權的時期。期間,中共曾與國民黨進行第一次國共合作,共同北伐,掃蕩軍閥。然而,1927年蔣介石卻在上海展開了“清黨”(中共稱為“反革命政變”),之後又對中共的武裝力量中國工農紅軍展開了五次大規模的圍剿。中共在政治和軍事上均遭受重挫,尤其是在第五次反圍剿戰爭失利後,中共差點覆滅,被迫展開人類戰爭史上堪稱奇觀的二萬五千里長征,途中在“遵義會議”上確定了新的路線與方針,方能扭轉危局,最終才得以在延安站穩了腳跟。之後,又因抗日戰爭與國民黨展開二次合作,在八路軍和新四軍的番號下,與國軍共禦外辱。抗戰結束後不久,國共全面內戰爆發,而此時的中共羽翼已豐,終於在解放軍贏得遼沈、平津、淮海三大戰役後,於1949年定都北京,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第二世代(1951~1981):這三十年是中共建國後的草創年代,其特征是政治掛帥。除了上世紀50年代的初中期政局稍微穩定以外,從毛澤東於1957年掀起“反右運動”以後,政治運動幾乎年年都有,其中對中國影響最大的莫過於“文化大革命”。經歷了十年文革後,無論是中共還是中國,都是元氣大傷。幸好鄧小平在1970年代末期複出後,很快就撥亂反正,並於1978年的中共十一大三中全會上提出了“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戰略決策,為之後幾十年的中國歷史掀開了新的一頁。

  第三世代(1981~2011):這是“改革開放”的三十年,其特征是經濟建設。在這段時期裡,中共遇到的最大挑戰莫過於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但隨著鄧小平於1992年初發表了一系列的《南巡講話》,為中共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定調以後,最近二十餘年中國可謂上下一心拼經濟,而中國也已經發展成為了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可是,在致力於發展經濟的同時,中國也出現了一系列的新問題,例如貧富差距、地區差距都在擴大,社會矛盾也日益激烈。中共高層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因而提出了“進一步改革開放”作為因應之道,並在2007年的中共十七大報告中做出了“深化政治體制改革”的承諾。事實上,近年來無論是中共理論界,或是中共領導人都不諱言這個問題,尤其是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更是多次提及,最近一次是他幾天前在英國皇家學會發表演講的時候。

  明年,中共將召開十八大,這個擁有九十年輝煌歷史的政黨將在新一代領導人的引領下,繼續向前發展。與前幾代的中共領導人一樣,中共新一代領導也會遇到其時代所亟需解決的問題,而勢必對中共和中國未來走向起著關鍵作用的政治改革問題,看來是他們所無法回避的。然而,從中共過去幾個世代均能在歷史的關鍵時刻化險為夷、轉危為安的紀錄來看,只要中共有決心,應能為政治改革尋得一條正確的出路。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