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膽假設這些不良貸款全部打了水漂,5,720億美元也僅相當於中國2010年GDP的9.7%,仍舊低於美國的比例。考慮到中國中央政府債務水平低(2010年年底占GDP的17.7%)、經濟增長速度高,以及資產負債表上還有大量資產,這些成本看上去是處於可控範圍。
在不太可能發生債務危機的情況下,真正要問的問題是誰來買單。由於地方預算已然緊張,面臨更高償債成本的地方政府將不得不擠壓公共服務方面的開支。第二個選項是政府所控制的銀行業。中央政府不會任由銀行陷入風雨飄搖的境地。只要政府設定的存貸款利率繼續維持高息差,那麼銀行應該就能得到足夠的緩衝應付過去。
基本可以肯定,長期以來承受重壓的中國家庭將以某種形式為大多數成本買單。實際負利率給中國家庭儲蓄造成的隱性稅負眼下還沒有告終的跡象。這是讓中國經濟朝著國內消費實現再平衡的又一障礙。在受到政府和銀行雙重擠壓的情況下,就不用指望中國家庭會購物消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