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共組織幹部到延安“憶苦思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6-21 09:11:31  


 
  該院以體驗為教學特色,有60%課程是在革命遺址現場完成。在棗園中共中央書記處禮堂舊址外,該院焦連三教授語重心長地對學員點評:“任何人來到延安都會思考一個問題:中國共產黨怎麼能在這樣的山溝溝裡打出江山?”他接著引用目擊者對1937年紅軍進入延安的場景描述:“絕不像電影裡那樣,邁著整齊的步伐,就是一個高個子叫花子,帶著一群叫花子。”

  但是這群“叫花子”因得民心而戰勝了國民黨,焦教授叙述毛澤東如何在棗園為老鄉慶祝生日,幫村民娶媳婦等故事,聯繫到現實,他說:“講到現在,講到今天,我想大家心裡都有數。”

  蘇共倒台是一個很現實的教學例子。焦教授說:“當一個黨,不能代表大多數人民的利益,甚至不能代表廣大黨員的利益,而只是代表少數特權者的利益時,當它不能真正解決自身存在的嚴重問題時,革命就要爆發。”
他嚴肅地說:“單個百姓你看不到,當他們連成一片時就是很大的力量。從古到今,他們推翻了多少政權,打落了多少高官,你說什麼最有力量?不是山,我說老百姓最大。”

  面對中共式的理想信念教育,新奇、疑惑、抗拒是外人可能出現的反應。採訪的閑暇,有外媒同行說,來到黨校覺得這個主義真像宗教,有教義理論、宗教領袖,有信徒,還有“聖徒”遺物;從正面角度說,像任何宗教一樣,它現在談的都是教人向上向善的道理。

  對許多生活在其中的黨員來說,這些理念與歷史就是先輩們的奮鬥目標與走過的足跡,其中有值得借鑒的智慧與精神力量。

  一些自行參加旅行團來游覽的黨員,會在導游號召下集體在毛澤東等中共領袖塑像前手舉右拳重新宣讀入黨誓言,這場景記者團在兩天內遇到多次。遊客宣誓的興致頗高,在念到“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時,外人估量不出他們內心有多少履行誓言的決心,但他們樂在其中卻是溢於言表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