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本首相感謝中國援助意義非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15 08:23:08  


 
  此後的日本侵華無疑是農夫和蛇的故事再現,使對日本無私援助的中國民眾倍感凄涼和不解。不過,值得一提的是,當年為日本捐助的許多中國慈善家在日本侵華時再次率先垂範,奮起抗擊外侮。由此可見,在他們心中,愛恨分明,反抗日本帝國主義和救助日本災民並不矛盾。

  受人之恩,必當湧泉相報。這是傳統的東方禮節,也是國際關係必然的準則。中日兩國身處東亞,有著兩千多年的交流史,互幫互助是兩國發展的重要動力,表示感謝理所應當。

  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資金、技術緊缺,能源供應緊張,基礎產業落後。一貫爭強好勝、奉行自力更生的中國也改變“國不欠債”的觀念,積極尋求外部力量支援。1979年,大平正芳首相的中國之行,正式提出向中國提供ODA,即日本政府開發援助,包括對華日元貸款、無償援助和技術合作。當時中國外匯儲備僅為1.67億美元,而日本第一份貸款就達500億日元 (約合2.2億美元)。總共提供至少1700億元,約占中國接受外國官方援助總額的60%。中國政府領導人表示感謝,一些受益者也高度評價。 

  而這次日本地震,日本得到包括中國在內的 13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40個國際機構、眾多非政府組織及世界各國人民對日本的慰問,並得到捐贈賑災款等方式的支援。據悉,菅直人考慮向各國報紙投稿並不是一時心血來潮。4月9日他已向媒體透露,希望鳴謝信能在大地震發生滿一個月的4月11日刊登,代表日本向國際社會直接表達感謝之意。他在鳴謝信中強調“日本不會屈服於震災”。此外,日本政府也在一些報紙的廣告欄中刊登鳴謝。由於預算有限,政府的鳴謝廣告只在數家報紙上刊登。

  日本首相菅直人的道謝對於加強和改進與周邊國家的關係,特別是對由於日本核污染處置不當而引發的周邊國家的核擔憂事件,應當說從心理上進行了初步安撫,對日本政府的國際形象起到了一定作用。當然中日關係要進一步改善,不會因為這次中國援助和日本感謝有效改變。真正的改善也要看日本方面對於中國的各種實質行動,不要再做傷害中國人民感情的事情,這才是中日關係穩定友好向前的必要基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