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富裕的中國還要想什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14 19:38:11  


 
  這些項目在“十二五”(2011-2015)開局之年推出、優化或者擴大,顯然比五年前具備更扎實的基礎與實力。許多項目都對五年後的目標做了一定的描繪,如果完全成真,2016年的中國,經濟實力與進步程度應該比過去五年跨度更大。 

  例如,大飛機總裝製造中心浦東基地,到2016年,將形成年產20架C919客機和年產50架ARJ21系列飛機的量產能力;在上海世博會上大規模試行的新能源車,到2012年會進一步形成超過4000輛的示範規模;上海隧道公司自主研發、被媒體稱為“秘密武器”的國產盾構,曾在上海400多公里的地鐵開挖工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據《東方早報》指出,它在月前寫下第一次走出國門的歷史——在新加坡政府工程中一次性中標六台,合同金額3億多元人民幣(約6000多萬新元)。 

  此外,未來型的新興產業,近年發展速度也很快,有不少海外歸國高知識人才參與其中,例如環保、智能電網、新能源等。 

  一些過去必須仰賴進口的設備和技術,逐漸有了國產的生產線。上海九個高新技術領域中,去年的產業規模達8859億元人民幣,今年估計超過萬億,到“十二五”結束,預計占全市工業比重將達到三分之一,占全市生產總值(GDP)的比重也將翻倍。 

  中國經濟實力在短時間內不斷躍升,輻射所及,必然也會惠及周邊甚至全世界的經濟,從世界工廠、世界市場到創新基地,財富給中國帶來的包括了面子和裡子。 

  那麼,衝刺30幾年,現在是坐下來喝杯咖啡,或者龍井的時間了嗎? 

  歷史上經濟最鼎盛時期的中國,從來不缺乏對人類文化思想與典章制度的貢獻。 

  對照同屬大中華的兩個小地方,台灣和香港,在幾十年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文化也都幾乎同步茁壯勃興。 

  台灣從深厚與細膩的文化、思潮到潮流時尚,都不斷層層開展與扎根,當然中間經歷了不少折騰和犧牲,但是領袖最終的舍得與遠見,和社會的覺醒都不可或缺。 

  香港則在自由放任的環境中,發揮出市井與中西融合的大眾創意,與此同時也成為中國傳統文化與思想的保留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