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通脹恐將改變中國經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3 09:14:55  


 
  黃裕翔表示,為此他正在對自己的工廠升級換代,引進更多的自動化設備,以降低勞動力密集程度。其它製造商和加工企業正遷往內地。當內地基礎設施明顯改善、因而將工廠遷往內地具有可行性之際,政府容忍沿海地區薪資水平上漲並非巧合。許多工廠主寧願遷往陝西或四川,也不願去孟加拉和越南——在這些國家,原料往往需要進口,港口經營不善,當地海關官員可能也很腐敗。

  儘管存在上述種種問題,但薪資上漲作為中國的通脹來源之一,並不那麼令人擔憂。實際上,它可以說是一件好事。這是因為薪資增長是中國政府和世界其它國家所呼籲的經濟再平衡的一部分。這種再平衡正在中國國內、以及中國和其它國家之間進行著。

  隨著中國最大的一些沿海城市的薪資水平上漲,企業正將工廠遷往內地,同時帶去了就業機會和財富,由此縮小了國內收入差距,並減少了國內資本的外流。薪資上漲意味著,內需(而非出口)將日益成為增長的催化劑。這有利於那些生產中國消費者所青睞的商品的國家。

  這進而意味著,導致中國與以美國為首的貿易夥伴發生摩擦的貿易順差正逐漸消失。相比之下,日本經濟增長依然無望地依賴外部需求。即使在此次天災發生之前,日本的收入已多年沒有增長、甚至出現負增長。

  正如通縮有好有壞一樣,通脹亦是如此。重要的是,薪資增長仍落後於生產力的增長,這意味著中國將繼續保持競爭力,而企業利潤將繼續增長。

  此外,通脹將會給中國帶來那種匯率升值可能產生的效果——如果中國更願意容忍人民幣升值的話。中國已經在向價值鏈的高端移動。正如摩根大通(JPMorgan)的中國經濟學家吳向紅(Grace Ng)指出的那樣,中國出口的玩具和紡織品等低價值產品似乎逐漸達到峰值,而機械和高端設備的出口正不斷擴大。

  僅僅數年前,中國政府和其他外部政策制定者還在擔心通縮。實際上,貿易條款繼續有利於大宗商品生產國、而非製造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制成品的巨大產出。例如,摩根大通的數據顯示,澳大利亞出口1000噸煤可以進口170台平板電視,而在5年前,出口1000噸煤只能進口30台平板電視。

  然而,制成品價格不斷下降有利於西方(尤其是美國)狂熱的消費者。可以說,相對於中國自身而言,中國通脹的消息對於其它國家來說更加糟糕,因為它們進口中國產品的成本將上升,在進口商品的同時輸入了通脹。吳向紅表示,中國和亞洲其它製造業經濟體成為了全球價格形成中的重要因素。

  此外,全世界以及中國日益增加的老年人口和退休工人,肯定會感謝中國勞動力財富的增加。如果說中國不能在步入老年之前變得富裕起來,至少它的人民可以。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