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梧心桐悲”見證中國社會痼疾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1 09:03:39  


 
  連續多天,我對中國某個最具人氣的微博網站(一個通過模仿twitter而大獲成功的媒體,它基本上成為了中國城市知識階層的“電子紅寶書”)的觀察之後發現,公眾針對梧桐事件,已經在籌劃各種民間抗議,從綠絲帶運動(給每棵梧桐樹系上綠絲帶)、集體散步(進行保衛梧桐的民間遊行)、到知識界的各種信息串聯(各種公共人物和輿論領袖開始加入到這次運動中來),甚至台灣的《聯合報》都發表了文章進行回應,國民黨中常委邱毅直接和中共官員交涉。

  直到梧桐事件變得像“茉莉花”的味道的時候,南京市的一位副市長才出來進行回應。於是網絡中的回應是,最重大的事情,還是國民黨管用,南京到底是誰的南京?

  頗具意味的是,發生梧桐事件的時候,正是中國的“兩會”期間,也是中國最為重要的第十二個五年規劃出台期間,中國的十二五規劃基本上是中國統治心態的凝結,是通過發展這個關鍵詞表達出來的“元修辭”。但是,這個“元修辭”,似乎並沒有完全考慮公眾的核心訴求,中國社會的草根利益共同體,經常與這個強大的國家規劃產生矛盾。

  南京市民在梧桐事件中的悲痛和“如喪考批”,是一次集體的心理應激反應,是對當下政治治理的失望。這個“護樹運動”,起因只是對拆得七零八落家園的自發抗拒,因為法國梧桐與民國和民國記憶有關,“護樹運動”通過三米一樹的三民主義象徵,南京國都時期的民國城南舊事的記憶,與“護國運動”的政治意象發生關聯。

  只是,這裡所護之國的具體意象並不清晰,絕非簡單意義的歷史懷鄉。它深刻的心理肌理,是中國社會在近三十年發展過程公眾心靈產生的荒蕪和無根之感。於是梧桐的命運,讓人直接想起:樹亦如此,人何以堪?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