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華為收購失利 錯在哪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04 14:39:38  


 
  華為收購總部位於加州的雲計算公司3Leaf失敗,很好地說明了投資審查制度在實踐中意味著什麼。為了回應五角大樓對此事的高度關注,海外投資委員會在交易達成後開始進行審查。此後,國會議員扎堆反對此項交易。華為發現自己置身於一個充滿敵意的政治環境中進行著防禦。

  華為事件揭示了海外投資委員會審查的任何一家公司都會碰到的問題:政治干擾是審查過程的固有一環。中國公司在美投資遭遇的懷疑目光不僅來自海外投資委員會,還包括政界、商界和法律界的其它機構。對於一家公司的前景來說,這些機構的殺傷力和海外投資委員會的審查一樣大。隨著中國企業在美尋求數十億美元的投資機會,因此敲響的警鐘會越來越多。鐘聲不僅來自聯邦政府,還包括地方官員、各大企業和各個社區。

  中國公司必須理解,法律合規只是其挑戰的一部分。政治氣候的改善可以說是更加重要。西方企業很久以前都認識到這一點,所以動用大量資源讓政策制定者了解商界的擔憂,並為商業議題的公共辯論提供信息。這被稱作游說和公關,中國企業如果親身踐行,可以獲益良多。

  首先,他們應當積極發展與美國聯邦和州級政策制定者之間的關係,從而在反對者定義自己之前給出自己的定義。他們必須讓政策制定者了解他們的公司,以及他們在美國投資可以帶來哪些好處。據華盛頓陽光基金會(Sunlight Foundation)的數據,2010年中國公司用於聯邦游說的資金只有區區42.5萬美元,而美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一家的花費就在8,100萬美元以上。華為邀請華盛頓“調查”它與中國軍方關聯的公開信是一個開始,但對於挽救收購3Leaf的交易力度不夠、為時已晚。

  其次,中國公司需要更加主動地對待監管手續,一方面是為了避免搞得一地雞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美國人放心,他們對於遵守美國法律是認真的。反對者肯定會利用任何可用的監管工具來阻礙投資,所以中國公司應當考慮到,第一個跑到政府門前商討某筆交易可能是有優勢的。在這方面,華為3Leaf案最嚴重的錯誤或許就是沒有在較早階段請求外國投資委員會審查。

  最後,中國公司必須更加積極地跟媒體和美國公眾打交道。美國媒體上很少見到中國公司或它們的代理人。雖然語言差異等問題或許會形成組織工作方面的挑戰,但中國經理人不能不通過某種辦法在電視、平媒或論壇上跟公眾打交道。如果不這樣做,政治爭鬥中公司幾乎肯定不會贏。在這一過程中,公司必須做好坦誠面對媒體和美國官員、並為他們提供準確信息的準備。不然在審查手續還沒有開始的時候公司信譽就已經遭到削弱。

  在美國國家安全確實面臨風險的時候,不管對公眾展開多少說教,讓他們了解公司本身及其意圖和交易,都不會有用,也不應該有用。但在2012年總統大選臨近、政客尋找抨擊目標之際,中國公司在美國的環境只會變得越來越差。不涉及國家安全的時候,這些公司必須自己站起來說話,不然就會面臨兩年內都做不成交易的局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