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誤區:通過外部市場、資本的引進,可以推動內部的市場化改革。
自1978年以來,中國在實施對外開放的過程中,往往抱持著雙重的目標,一是引進資本和技術,改進和提升產業結構,所謂“用市場換技術”、“用空間換時間”;二是在引進技術和資本的同時,引入先進的工商制度,所謂“用產權換體制”。現在看來,這樣的幻想也可以破產了,三十年來的中國產業進步,很少是靠引進來解決核心問題的,而在制度層面,再合理、再先進的制度如果不進行國情消化,不在經濟和社會制度上進行整體的配套實施,必然會落入變型的結局。
第三個誤區:體制外的資本壯大,會自動、必然地推動體制內的改革。
中國本輪經濟變革的前十五年,以體制外力量的崛起為最大特征。計劃經濟的城門之外,沒有任何資源的鄉鎮企業依賴自由精神,從無到有,漸漸占據了“半壁江山”,用吳敬璉的話說,這是“增量改革”的勝利。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人們認為,這些“增量”出來的資本集團最終會對僵化、缺乏效率的體制內資本進行全面的整合,從而完成市場化改革的任務。其實,這一夢想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已經無法照進現實。進入本世紀之後,體制外資本更是被逐漸壓縮在產業下游領域,“以外推內”的改革路徑已經宣告堵塞。
第四個誤區,技術創新會自動、必然地推動市場化運動。
在這一方面,人們曾經對“第三次浪潮”——信息革命寄予了無限的期望,特別是互聯網產業的方興未艾,曾經讓很多人視之為變革的酵母。不過,以今視之,這種自動、必然也似乎並不存在。若從兩千年的中國經濟史來觀察,人們非常悲觀地看到,因為集權體制和地理、人口條件等因素,歷史上的多次技術進步——比如宋代的“水稻革命”和明代的“棉花革命”,並沒有減弱——反而是強化了——這個國家的內向與封閉。
第五個誤區,改革是幾代人的事情,這一代完不成,還有下一代。
其實,任何改革有一個“時間窗口”,在經濟高速成長、社會共識達成的前提下,改革將得到突破,而如果錯過了時機,變革竟可能成為社會動蕩的誘因。當今的中國經濟處在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特別是城市化運動行至半途,人口紅利仍未吃盡,如果不抓住這一時機,堅決地推進改革,再拖延十餘年,後果將不堪設想。今年正值辛亥革命勝利一百年,回望晚清末期,各項改革也不可謂不激進和堅決,然而最終仍不免社會的全面顛覆,其原因正是改革的“時間窗口”已然關閉。正如法國政治思想家托克維爾所言,“對於一個壞政府來說,最危險的時刻通常就是它開始改革的時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