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各地十二五規劃出爐 提升幸福指數成導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21 09:02:49  


春節期間,在山東鄒平縣芳綠生態農業觀光園堅守崗位的人們。(人民日報)
  中評社北京2月21日電/今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一年之計在於春,五年規劃看頭年。1月以來,各省區市兩會陸續召開,目前逐漸落下帷幕;3月初,全國兩會將大幕開啟,從地方兩會到全國兩會,新起點上矚目新的發展藍圖,讓人充滿期待。

  各地“十二五”規劃出爐,民生指標更加實在 幸福成為施政導向

  人民日報報道,觀察地方兩會,“幸福”可謂其中一大熱詞。提升居民幸福指數,走民生導向發展之路,讓百姓共享更多發展成果,已成為共識。北京提出“讓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廣東提出“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建設幸福廣東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重慶宣示要成為“居民幸福感最強的地區之一”……

   瀏覽各地的“十二五”規劃綱要,給人一個突出的感受就是,政府自我加壓,讓“幸福”正變得更加具體、更加實在。

  目標“一降一升” 科學發展給百姓更多實惠

  讓人民生活更幸福,首要的是要促進民富,讓老百姓的錢袋子鼓起來。從單純追求發展速度的“GDP崇拜”,到主動調低生產總值增長目標,把更多的政策和資源投向民生,這既是地方在轉變發展方式中的自覺,也是科學發展觀深入人心的寫照。從東部沿海到中西部地區,不少省份紛紛放緩了生產總值增速,同時不約而同地調高了城鄉居民收入預期目標。

  北京提出“十二五”時期GDP年均增長比“十一五”規劃目標低1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年均增長比“十一五”規劃目標高2個百分點;河南在“十二五”規劃綱要中以富民強省作為中心任務,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共鳴;重慶提出到2015年“農民人均收入翻一番,城鎮居民收入增長75%”,率先將衡量社會貧富差距的基尼系數的調控寫入規劃。

  從一些地方提出不再約束考核生產總值,到實現城鄉居民收入與人均生產總值基本同步,再到今天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增速的“一降一升”,人們目睹了科學發展的穩健步伐。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