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黨報文章的重點是在“理性”二字,提出“社會公正問題凸顯與人們的心理期待緊密相聯”,人們對社會公正的期待是隨著社會發展而水漲船高,在一定條件下心理期待會超越社會發展步伐;再者不同社會群體的心理期待不一,不同期待交織在一起,都會使社會公正問題凸顯。
文章提出的解決之道,首先要做大蛋糕,此外政府要承擔主要責任,不斷消除人民參與經濟社會發展、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方面的障礙,為實現社會公正提供制度保障。
坦白說,這篇文章承認了許多問題,其主旨應該不是為執政者開脫。有些決策當局也已經在推動,例如調整收入分配結構,提高農民工收入待遇等。但是文章避開了一個造成社會不公觀感的重要因素:即利益集團的膨脹與日益常見的世襲特權現象。
利益集團與特權世襲,在一定意義上是相互關聯的課題。其實,它們都不是新近出現的現象,但隨著近年經濟的發展,情況似乎更為凸顯,這首先是特權帶來的具體利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脹,其次是龐大統治集團裡,越來越多成員能在官場網絡的直接或間接支持下,讓家屬都能便捷地進入體制,或分享其中的利益。中層官員的後代神速升官,這是一般人看得到的特權效果,對年輕人的心理產生直接衝擊;至於更高層面的利益,很多人也會由此發揮想象。
官方媒體評論社會不公,獨未提到這類特權,可見這是高層最不容易應對的環節。但至少要有意識地逐漸使之消除淡化,加強權與利運作的透明度,讓民眾看到改變的希望。否則隨著社會期待的“水漲船高”,理性看待社會公正問題將更難。
事實上,如果有一個公開程序,讓王聖淇接受公開競爭,這名牛津大學碩士或許能展示她能力如何超群。目前,當局是以不為所動作為應對,並對爆料的網民進行“跨省慰問”,似要讓此事不了了之。倘若如此,網民心裡的不公賬本上,又將記下另一條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