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日美如何面對中國殲-20?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19 09:05:51  


 
  美國人可能又犯了跟72年前一樣的錯誤。此前,美國國防部長蓋茨曾表示,中國在2025年之前是不會有能與F-22相比的第四代戰鬥機的。以這一判斷為依據,美國已經關閉了F-22戰鬥機的生產線,並以法案的形式禁止了這種飛機的出口,它的盟國只能購買性能相對較差的另一種第四代戰鬥機F-35。這個法案基本上是針對日本制定的,因為多年來不嫌價高一直追求夠買F-22的只有日本了。對美國人來說,禁止出口F-22應該說是一個高明的決定,因為它既確立了日本與中國之間的軍事平衡,又確立了日本與美國之間“應有的”軍事平衡。日本航空自衛隊購買相對較次的F-35戰鬥機,然後和駐日美軍的F-22並肩作戰,似乎對日本、美國和兩國之間的微妙關係來說都是最好的結果。但是,成都上空的殲-20改變了這一切。

  且不說美國和其他盟國如何調整戰略部署應對中國挑戰,至少日本已經陷入了可想而知的尷尬之中。儘管長期面對蘇聯的日本自衛隊沒少體驗過“鄰國的戰機優於自己”的局面,但蘇聯的戰鬥機幾乎沒有比日本領先過一代的時候。現在的問題是,中國的殲-20完成度已經很高,即使是最悲觀的估計,也認為2020年前可以交給部隊,形成東亞第一的戰鬥力。

  日本最好的戰鬥機卻是80年代和90年代從美國引進的F15J式,他們即使面對中國已經有的殲-10和殲-11也處於劣勢。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日本現在還沒有一個成型的計劃,更沒有簽訂合同。在一次航展上,航空自衛隊立了一塊牌子,寫著“日本的下一代戰鬥機”,牌子後面只有三個輪子,以此來諷刺政府。

  中國有的東西,日本難道造不出來嗎?其實,雖然日本也搞過名為“心神”的實驗項目,但完全自主開發出第四代戰鬥機絕不是簡單的工作。在中國殲-20首飛的18分鐘背後,隱藏著的是無數人力、時間和金錢。隱藏在秦嶺深處的一百多個巨大的風洞被用於測試殲-20的外形;位於上海郊區的世界第一巨型水壓機製造了殲-20的部件;世界上最快的“天河一號”計算機可以幫助設計師發現自己的任何錯誤;人數不知道超出日本同行多少倍的航空工程師在大學裡等待著國立研究所的挑選;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香港《南華早報》在1月15日的一篇報道,殲-20發動機所使用的合金材料早已被一位叫師昌緒的科學家開發出來,中國人為了測試其性能竟花了30年的時間。

  從這些細節上可以看出,日本幾十年來引以為豪的工業和科研能力正在被中國快速趕超,至少在涉及航空的重工業領域已經落後了很遠,早已不是“中國有的我們也能有”的局面了。至於要從頭補上整個體系,恐怕對於現在的政府來說是不現實的。

  因此,美國國防部長蓋茨離開中國後訪問了日本,並再次建議日本購買F-35,強化防衛力量。不過,這種價格可能上漲到2億美元的戰鬥機並不能像F-22一樣靈活而高速的飛行,它的優勢僅在於隱形性,而且只能對位於前方的雷達隱形。更糟的是,F-35現在仍然沒有開始生產,即使日本現在就簽訂合同,要得到飛機或許需要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在美國的全球影響力開始收縮的時代,日本面臨著的保護自己的任務正在變得越來越突出,這種拖延對日本沒有什麼好處。

  在引進美國飛機和自行研製的路都很難走通的情況下,日本也許將不得不打破常規,走第三條路——引進歐洲或俄羅斯的產品。歐洲可以提供成熟而可靠地“台風”式戰鬥機,俄羅斯則在去年試飛了真正的第四代戰鬥機T-50。不過,日本戰後從來沒有買過任何俄羅斯武器,歐洲的也很少。如果突然把最大的武器訂單下達給歐洲或俄羅斯,難免對日美的同盟和互信關係產生明顯不利的影響。總而言之,殲-20的首飛確實給日美同盟出了個難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