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遏物價有術,中國“菜籃子工程”再發力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15 10:50:39  


 
  基於食品價格上漲在當前物價中的結構性特征,抓好“菜籃子”和“米袋子”也是中國決策者的務實之舉。若掉以輕心,任由其價位虛高,必會引起負面多米諾骨牌效應,導致其他行業的物價相繼攀升。當前中國,“食”在國民生活開支中還占相當大比重,確保農副產品供應充足,對控制新一輪物價上漲有重大意義。

  可以說,中國農副產品價格大幅波動在於現有供應環節出狀況:依靠“米袋子”和“菜籃子”省市長負責制層層落實農產品生產和供應,中國以7%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人口,糧食自給率高達95%以上,創造了人類又一個奇跡。但隨著農副產品供應由短缺到充裕,隨著更多人醉心於寬闊馬路、亮麗樓盤,“菜籃子”卻在一些地方漸漸被市長們遺忘。在唯GDP論和財政創收的政績衝動下,城市近郊從“種菜”變為“種房”,將寸土寸金的土地用於辦企業搞房地產相比,致使城市農產品自給率大幅下滑,“菜籃子”保障鏈條斷裂與脫節,成了“空籃子”。於是乎,當物價如坐宇宙飛船,騰雲駕霧時,此前缺乏資金投入和政策引導地方政府就束手無策,遲遲難解百姓之苦。此次決策層重申“菜籃子工程”、“米袋子工程”,其實是在警示市場與地方行政者:要算民心賬、長遠賬,不能犧牲百姓“菜籃子”發展經濟,“菜籃子”、“米袋子”省市長負責制決不能間斷,是一項永久工程,在什麼時候都不能放鬆。

  不過,22年前的“菜籃子工程”等是產生於農產品短缺年代的詞匯,旨在解決市場供應緊張。而今,“菜籃子”面臨的最大壓力已不再是“短缺”,而是由“短缺”走向了“價高”,市場環境與昔日大為不同。當年行之有效的計劃經濟手段,如今要想在市場經濟中繼續見效,還得提檔升級,注入更豐富的內涵,兼顧農民“賣菜難”、居民“買菜貴”、市場價格“過山車”、食品安全“可溯源”等。政府對生產基地的規劃、協作、資金、技術的投入等不可少,也決不能忘了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基礎性作用。

  中央此次出招保障“米袋子”和“菜籃子”很及時,但各地各級政府能否像重視經濟發展、招商引資一樣重視卻不樂觀。無它,這畢竟涉及到在短期與長期、局部與全體、地方與中央等等一系列利益關係的調整,不僅只是關於米和菜的單一議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