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夢”不應該只是“公務員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09 08:00:20  


 
  有專家預計,因為龐大的人口基數,未來10年,中國16歲及以上人口總量在9億以上,2013年至2020年將超11億;未來5年,15歲至64歲的勞動人口將淨增1259萬人(其中包括數以百萬計大學畢業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職業技校畢業生等)。如何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這對北京當局來說是一個挑戰。換言之,只要中國的就業壓力繼續存在,類似“考公務員熱”現象還會屢屢出現,不是在公務員領域就會是在其他領域。

  作為一種職業,中國採用公開招考方式錄用公務員,毋庸置疑是一種改革和進步,符合國際通行做法,值得提倡。而報考人數的增多本也不值得大驚小怪,為行政體系選拔更多德才兼備者提供充足的人選,總比過去“關門”挑選的機制要好得多、透明得多吧。

  問題之關鍵在於:中國究竟需要多少公務員?當局有無總量控制標準?公務員崗位設置是否有合理科學依據?近年來公務員隊伍究竟擴大了多少?還能不能精簡?

  中國行政機構臃腫、人浮於事、人員龐雜、吃“皇糧”者太多近年來已受到外界詬病——此前有專家曾指出,中國的民與官之比已達到二十幾比一,比西漢時高出300多倍,比清末高30多倍,比改革開放初期也高出近3倍,“官家人口”之比重可謂史無前例。

  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西方諸多國家出現財政危機,紛紛縮減公務員數量、降低公務員待遇等,中國公務員報考的“熱鬧”確是一道“特殊風景線”。這顯然與中國就業與分配政策的失衡關係密切,也讓人聯想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江浙和廣東地區。改革開放給生活在那片熱土的人們更多經商創業的機遇,當時珠三角因此流行“有出息的男兒不做官”這句話,甚至官員下海者眾。正是那股“辦廠熱、經商熱”鑄就了廣東在改革開放三十年中的先鋒地位。

  可以預見,中國政府何時將政策調適到有利於個人創業、有利於產業均衡發展和社會的良性就業、有利於更有效地創造社會財富,今天的“公務員熱”何時才會退潮。

  在人類歷史上一輪涉及最多人口經濟增長的歷史圖景中,中國正扮演著前所未有、世所罕見的重要角色。無論是經濟發展、政治改革、文化轉型還是國防建設、民生改善、道德重建,方方面面都在渴求更多的社會精英和專業人才——當代每一個人的“中國夢”本應匯集成五彩斑斕、多元共享的樣本。換言之,社會變革進程應該鼓勵人們的“科學家夢”、“企業家夢”和“行行都能出狀元的夢”,決不只是“公務員夢”和“做官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