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世博會落幕 新時代開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1-04 09:26:30  


 
  這個時代是中國普通民眾的時代。雖然,對於擁有全球約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國來說,7000萬人次並不算稀奇。但有理由相信,當中國龐大的觀博者集體經歷世界文明的洗禮後,他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將會發生漸次的改變——有媒體已經注意到,中國人“了解世界”願望的增強,中國人臉上的樂觀向上的微笑,有序地自覺排隊,日均40萬人次大客流有條不紊,志願者服務熱情周到……種種細節,衡量出國人同胞精神境界與素養的提高,而當每個個體的改變匯聚在一起,則將醞釀更大的變革。

  這個時代是中國經濟轉型的時代。歷經30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在謙卑包容、虛心學習中豐富著自己的智慧,創造了舉世矚目的中國的成就,但如今面臨著產業結構不合理、資源浪費等發展困局。就在本屆世博會召開期間,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為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謀篇布局。上海世博會,無論從理念還是實踐,都已站在中國經濟社會轉型的新起點上,如何借鑒世界各國的先進理念,從“搶占未來”的角度推動未來5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全面發展成為一個全新而又持久的課題。

  這個時代是中國融入世界的時代,也是世界認識中國的時代。在全球化的新形勢下,中國的民族復興之路接受著全世界的審視。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綜合國力的快速提高,西方有一些人看待中國的心態也變得複雜、微妙,並不樂見甚至阻撓中國的發展,“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頻頻出現。而面對百年罕見的國際金融危機,“中國責任論”又被過度炒作。不過,上海世博會雖然閉幕,但它為中國與世界搭建起的這座溝通之橋梁必將永續。來自上海世博園區內的新聞中心的數據顯示,有2000名左右外國媒體記者親臨現場進行採訪、報道。西方主要媒體對上海世博報道體現出前所未有的“及時、大量、客觀、友善”。

  “一切始於世博”,2010年上海世博會注定在中國歷史上書寫下重要一筆。當然,我們深知,中華和平崛起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從北京奧運,再到如今的世博會,昭示的不是功成名就,而是更為艱難使命的開始。作為在歐洲的、身為形象名片與溝通橋梁的華人華僑,更應與祖(籍)國一起努力,為開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時代而貢獻力量。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