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國美之爭 關鍵不在道德在規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6 10:32:05  


 
  其實,第一股東沒有最終決策權的案例比比皆是。去年鬧得沸沸揚揚的中鋁被力拓放鴿子一案中,中鋁其實擁有力拓18%的股份,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大股東,但還是在公司決策權中缺乏一錘定音的能力,最終第一大股東被自己的公司放了鴿子。同樣,作為創辦人,最終被公司拋棄的案例也很多。新浪的王志東,雅虎的楊致遠,何嘗不是在公司不斷擴大,股權不斷稀釋的過程中,喪失對公司的絕對控制權,最終被其他股東封殺出局。這種現象,之所以能夠被大眾所接受,是因為這都是按照公司治理機制下的規則來辦事。

  中國企業之所以大部分做不大,那就是規則意識不強烈。總喜歡用道德、血緣關係、友情、親情等這些非核心的要素來實現公司治理。這些要素更多的是一種潛規則,常常會因為這種道不明,言不清的潛規則,讓公司經常出現重大的變化,讓一個發展得好好的公司忽然夭折。而西方發達國家中的一些優秀企業,對規則的嚴格遵守,讓其避免了這種潛規則的影響,從而保持住了企業長期擁有核心競爭力。

  本周一,國美電器發布中報顯示,公司上半年收入為248.7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4.1億元;淨利潤為9.6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3.77億元,增長65.86%;每股盈餘為0.064元,較去年同期增加0.019元。國美在出現黃光裕入獄這種重大變故以後,之所以沒有如同牟其中的南德,唐萬新的德隆一樣土崩瓦解,反而業績出現增長,這背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也就是規則的力量。

  在只占34%的股份第一股東出事以後,其他股東並沒有選擇拋棄國美。這裡面自然也包括了持有1.47%股份的陳曉。因為在這些股東心目中,國美已經不是黃光裕的公司,而是一個公眾公司。辦案的部門也是這麼認為,所以才沒有將黃光裕要承擔的法律責任殃及到池魚:國美是家公眾公司。

  所以對於陳曉的作為,各界也不宜太過於用道德和情感的角度來解讀。只要陳曉所做符合公司治理機制的規則,那麼就應該理性地看待他的所為。

  國美控制權之爭,不管誰輸誰贏,都將寫下一個關於中國公司治理的經典案例。而其中對規則的尊重,無疑對整個社會和企業都將有著非常積極的借鑒作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