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放大房貸壓力測試 樓市又喊“狼來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1 09:50:03  


 
  不過,對於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複雜仍須保有清醒認識,圍繞這個產業鏈條的利益博弈早已不是新鮮話題,單憑幾次金融模型得來的數據還遠不夠支撐一次產業的調控與改革,而對於壓力測試這樣的常規管理也不應抱有過度反應。

  刺破中國房地產泡沫至少面臨三道門檻:首先,習慣了“土地財政”的地方政府不願直面房地產泡沫;其次,泡沫與否在追求利潤率的開發商眼中更多屬於社會責任問題;再者,消費者對房地產的看法存在分化,難以形成統一的心理預期——在房地產已經成為社會游資熱捧商品的現實下,那些有剛性需求的消費者渴望房價下跌,而那些有錢投資的消費者則希望房價保持一定增長。

  在經歷了忽而剛性需求主導中國房地產市場、忽而投資需求主導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來回折騰之後,中國的消費者們早就難以保持客觀心態,對市場動向或政策變動的過度敏感成為其典型特征。而這對於意圖通過消費者為行業危機解困的利益集團而言可謂一種“利好”,消費者的無緒心理有時候甚至成為開發商們硬挺的“民意基礎”。

  在強調“政治經濟”的中國,金融系統的一次常規壓力測試顯然被賦予了太多解讀。客觀地講,這場被放大的房貸壓力測試並不能緩解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膠著狀態,這也再次表明要走出房地產市場的怪圈還任重道遠:短期而言,刺破房價上漲過快帶來的泡沫已是政策的不二選擇;長期而言,要解決房地產問題還需從土地制度等層面進行突破。在此過程中,包括開發商、消費者、地方政府在內的各個利益體都將承受痛苦,但這只是改革的陣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