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食品檢測豈能有盲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11 09:49:44  


湖南一女嬰現性早熟體征 曾喝12罐聖元奶粉
 
  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從紅心蛋、蘇丹紅到瘦肉精、地溝油,再到三聚氰胺奶粉。綜觀系列事件,人們不難發現,哪一種食品問題出現,都是先有媒體曝光,後有輿論鼎沸,再有高官批示,最後才有監管機構的“雷厲風行”。但在這之前,食品領域使用的往往是寬泛的、落後的、雖有卻無的檢測標準;而消費者面臨著的則是,雖已危及健康卻常常“投訴無門”、或者雖有投訴,卻被告知該食品“符合標準”的檢測尷尬。

  出台、更新一個新的標準到底有多難,外人無從知曉。但一次食品安全事件的社會危害有多巨大、對當局公信力的影響有多深遠,則有目共睹。食品生產者喪失道德、不法經營尚可以追究,但如果連追究的標準都沒有制定好,又何談嚴格執法?

  譴責、懲罰見利忘義的生產者意義甚微。當務之急是必須制定嚴格的、能緊跟科技發展水準的、帶有預防性的食品生產標準和檢測標準,尤其對各種可能帶來毒性和危害的添加劑,要有預見性和長期適用性。

  其實,這不僅是對消費者負責,也是有關監管機構摘掉“瀆職”、“懶政”惡名的最好辦法。百姓的食品安全保障,沒有百分之九十九,只有百分之百。企圖以“標準盲區”來作為有關機構失職的“擋箭牌”,公眾恐怕不會答應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