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平與發展漸成共識的今天,大國間的博弈更多地出現在經濟、外交和文化領域。近些年,中國經濟的持續崛起、外交手段的靈活運用令世人矚目,而與之相匹配的文化魅力和影響力卻亟待拓展,這也時常成為困擾海外華僑華人進一步融入當地、提升社會地位的因素。
全球化時代,中國秉持自己的文化立場,改革開放以來的歷任領導者更多強調合而不同、求同存異,鼓勵超越意識形態差異展開對話。近年來,中國雖然在全球開辦了不少孔子學院、文化學院,派遣了更多的留學生、學者出國深造、交流,並表態歡迎更多的外國人了解中國文化……可即便如此,中國的文化政策與鄰國日本、韓國相比,其特點仍不夠鮮明,更不用說和占據世界文化市場絕對優勢的歐美文化同台競技,這也導致中國文化在相當長一段時期處於“失聲”和弱勢狀態。
與冷戰時代全面“看壞”中國不同,當前西方社會對於中國的認知,在其內部也處於一種博弈狀態。同是在7月底,有德國媒體聲稱中國軟實力威脅到西方國家,卻也有法國媒體報道應視中國為機會而不是威脅,並引用被採訪者的話說,法國應該在學校裡教中文,更好地了解中國文化。對於意在“走出去”的中國文化而言,這還算是一個好的時代,至少是為中國文化“發聲”提供了潛在受眾。
文化機構在中國國內更多屬於准公務機構的事業單位性質,其改革更多在於市場的介入、制度的規範、觀念的轉變和人員的安排;而中國文化要走向世界,則需要創新文化傳播機制、知曉全球文化市場,以防止文化生產錯位——在中國文化“走出去”戰略中,海外華僑華人無疑將有更多擔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