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發展的新十字路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23 10:20:46  


 
  這是因為,中國經濟在原來的率先復甦的路上,走到一個十字路口,顯得有些進退兩難。這個十字路口,既有外部環境的複雜多變要應對,又有內部的利益集團紛紛出手要回答。比如說,宏觀調控要不要來個“二次刺激”政策,房地產調控要不要終止,貨幣政策要不要由緊轉鬆等。而對外部形勢的判斷和對內部困難的分析,又引申到對調控政策的質疑,這才是中國目前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面臨的“兩難”。

  當然,中共領導層初步的意向和最後的抉擇,將可能是在諸多“兩難”下,中間落墨,以“增強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把握好宏觀調控的力度、節奏和重點”,作為宏調政策之以不變應萬變。

  由上半年經濟的走勢,由下半年宏觀調控的承接,可以摸出一條線索,就是在外部熱捧“中國模式”之際,中國的發展已現難以為繼之態。這不僅是指中國經濟今年有回落之象,更是指中國的發展方式已到不調不行的轉折關口。

  這就是中國面臨著的更遠點、更大點的十字路口。中國面臨著一靜一動,靜的是下半年想要保持經濟增長的穩定和社會發展的安定,動的是“第十一個五年規劃”今年到期,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今年要完成起草,明春要交付人大表決後實施。

  這個十字路口,抉擇起來更加知易行難。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原有增長動力正在衰減,原有發展方式開始嬗變。過去30年來,中國透過改革開放帶來經濟持續高增長;過去十年來,中國擴大進出口成為“世界工廠”;過去五年來,中國收入差距拉大、資源環境惡化等弊端全面顯現;過去兩年來,中國的高房價、低工資、官場瘋狂腐敗、市場瘋狂暴炒,令經濟百病叢生,也已激化尖銳的社會矛盾。

  這個十字路口抉擇,自然更加微妙,也更加艱難。中共領導層一方面在試行一些新的推動,來刺激轉變,如最近的又一輪西部大開發運動,如以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來刺激兩岸間乃至大中華經濟圈經濟的勃興。另一方面,在經濟政策溫和微調的同時,中共也在試圖運用其政治管控優勢,打起“科學發展”的大旗,來推動新的五年間,能有發展方式的重大轉變。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