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統計數據的高調和低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7 08:51:56  


 
  再比如,國家統計局的報告中也沒有像往常一樣公布二季度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只說“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7.6%,比上年同期加快10.6個百分點”。同樣,在國家統計局發言人回答記者提問的過程中,我們才知道二季度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9%,比一季度下降了3.7個百分點。另外,即使考慮到去年同期增速較快的因素,6月份工業增加值也確實出現了回落,特別是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主要是鋼鐵工業)下降最為顯著。但是,這恰恰體現了前一階段節能減排和抑制產能過剩的效果,所以工業增加值增速下降不值得大驚小怪,也不該為此遮遮掩掩。

  另外,國家統計局發言人在回答記者提問中還提到,國家統計局也計算了規模以上工業的環比增速,二季度和一季度相比,工業產品實物量的日均產量指標沒有下落,還在增長,比如,發電量日均產量,二季度比一季度增長了6.2%;鋼材日均產量二季度比一季度增長了12.8%。在外界紛紛擔憂工業增加值增速下滑的背景下,這些重要的環比數據本應在報告中“高調”體現,以“定點清除”外界疑慮,而不應該是有記者提問了才低調地說。 

  綜合這些高調和低調數據,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經濟放緩已成事實,但這是政府主動調控的結果,有些調控效果還沒有完全顯現(比如房地產開發投資依然保持在高位),有些調控效果已經開始顯現(比如工業增加值增速連續四個月放緩),但仍在可控的範圍內。至少從國家統計局發言人披露的產量指標來看,二季度相比一季度環比還在增長(我們尚不知道這些數據是否剔除了季節因素的影響)。另外,從備受關注的發電量指標來看,6月份同比增長了11.4%,相比5月份的18.9%回落了7.5個百分點,看似在大幅下滑,其實不然,正是在2009年6月,發電量才擺脫了斷斷續續八個月的負增長,從2009年5月的-2.7%攀升至2009年6月的5.2%,2010年6月發電量同比增速大幅下滑更多的是基數效應的因素。事實上,2010年6月當月的發電量高達3467億千瓦每小時,處在歷史性高位,僅比2009年12月創下的3497.8億千瓦每小時的歷史最高點略低。 

  總之,國家統計局的半年報不應該玩捉迷藏的遊戲,刻意挑選出一些振奮人心的“高調”數據加以披露,而應該大大方方地承認中國經濟正在政府主動調控的背景下有序放緩,而且放緩尚在可控之中。否則,難免向市場傳遞出錯誤的信號,讓市場誤以為中國政府對當前的經濟增速並不滿意,以致產生對二次刺激的幻想。 

  事實上,在200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保八”的目標之後,除了2008年和2009年,中國經濟增長一直保持在10%以上的高位,2007年甚至達到了14.2%,即使在最困難的2009年,也仍然保持了9.1%的增長。這種依靠投資和出口的超負荷增長確實需要放慢一下腳步了,而主動的放緩並不意味著中國經濟的衰退或者崩盤。也許,中國政府需要敢於公布一些“低調”的數據來彰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決心並打消市場對於中國經濟持續超負荷增長的預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