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經濟面臨六大“兩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06 11:37:41  


  中評社香港7月6日電/新華社前天發表文章,分析中國經濟面臨六大“兩難”問題:人民幣升值若過快會面臨出口惡化、就業困難,不升值又會面臨巨大的國際壓力;既要增強出口對經濟的拉動,也不能再走過去一味擴大出口的老路;要提高勞動者收入,但相應的企業成本也會增加;房地產調控不可半途而廢,但房地產大萎縮也對經濟不利;節能減排要上調資源價格,但當前物價需要控制;宏觀政策退得過早有二次探底的風險,退得太晚又會加大通脹壓力。

  聯合早報報道,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強力推出4萬億元人民幣投資等多項“保增長”措施刺激經濟增長,但信貸投放過大可能引發通貨膨脹,經濟結構不合理致使重複建設多、產能過剩等問題也更加嚴重。同時,美歐日等主要經濟體經濟復甦乏力,外部經濟環境面臨更多不確定因素;去年啟動的家電、汽車等領域刺激消費政策,對經濟拉動的效應也開始減弱,官方在經濟增長減緩和抑制通脹預期之間面臨“兩難”選擇。

  溫家寶:金融危機影響

  嚴重性超過預期

  中國總理溫家寶日前在長沙主持召開湖北、湖南、廣東三省經濟形勢座談會時承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嚴重性和經濟復甦的曲折性都超過了預期,宏觀調控面臨的“兩難”問題增多。

  7月1日,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發布中國經濟景氣監測預警報告說,世界經濟增速將有所放緩,在外需減弱和基數抬高雙重因素作用下,中國出口增速將出現回落。因此,主要經濟指標和經濟景氣指數將繼續保持回落態勢。

  有學者認為,近兩個月一些領先性經濟指標的下降預示著中國經濟增長將面臨下行風險,甚至可能二次探底。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尹中卿認為,2010年中國宏觀經濟既有大起的可能,也有大落的風險。

  《經濟觀察報》前天引述尹中卿說,“近一個多月以來,特別是4月份和5月份數據出來之後,許多人都不樂觀,悲觀了,原來還是言之鑿鑿的回升向好,現在都變得不那麼理直氣壯了。”

  報道說,在預期不樂觀的情況下,中外投行和經濟學家們開始下調經濟增長的預期。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預測第四季度中國經濟增長會降至8%左右。考慮到政府對目前經濟指標下滑的擔憂,新經濟刺激措施有可能卷土重來。
官方學者:全年仍增9.5%

  中國不會出現二次探底

  但新華社昨天引述官方學者說,中國今年經濟增長將呈現前高後低的走勢,全年仍將達到9.5%左右,不會出現所謂的二次探底。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說,中國宏觀經濟景氣指數顯示,領先經濟運行趨勢變化2至3個月的先行指數自去年12月達到峰值後,已連續五個月下降,但仍在高位運行,5月份為107.04;反映經濟運行現實狀況的同步指數自今年3月以來也持續下降,但5月份又小幅反彈至111.91。這表明,中國經濟運行高位回調,但仍在正常水平之上,預計經濟小幅下行態勢短期內不會改變,但大幅下滑壓力尚不明顯。

  盧中原認為,中國經濟小幅回調有去年基數較高的因素,也有適度回收流動性、管理通脹預期,以及隨著經濟回暖,政策刺激力度比去年減少等因素。人們擔心的是世界經濟復甦乏力,特別是歐洲債務危機對中國出口的影響,以及樓市調控對投資的影響。

  不過盧中原指出,歐債危機對中國出口的影響有限,今年中國出口增幅仍有望達到10%至15%的增長。雖然人民幣對歐元升值,但中國周邊國家的貨幣升值更快,因而中國產品的競爭力依然很強。

  至於樓市調控對投資需求影響,盧中原說:“房地產投資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在18%以上,因此樓市調控可能會影響投資增速,但這種影響不大”,“由於開發商資金充裕、保障性住房投資擴大,房地產投資仍將保持合理的增長態勢。”

  盧中原認為,今年中國經濟仍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增速有所回調還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國應當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針對性和靈活性,適時靈活地調整政策的力度、節奏、重點,防止惡化人們的預期、加大經濟下行壓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