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災難就是災難,哪怕救援再及時、再有力,領導再重視,哪怕所有受困礦工都被成功救出,它畢竟還是一場災難,而且這一事故並非天災,而是人禍。
批評者認為,沉痛和反思遠勝於唱贊歌,偏執於“喪事當喜事辦”的習慣思維,只會讓災難更加深重。救援過程確實很成功、很輝煌,但仍不足以成為“喪事當喜事辦”的轉折點。悲劇性的結局,三十八名礦工的死難,以及遇難者家屬的困境,豈能被一場救援中的喜悅片斷所取代。因為,這些生命的獲救,並不意味著他們本該被掩埋在井下,以八天八夜的噩夢來配合救援奇跡;更不意味著未被救援的礦工的生命就此可被忽略,可用歡呼救援奇跡來替代對他們的哀悼。同時,生還者的獲救也不能掩蓋對礦難原因的追究,不能掩蓋玩忽職守的官員的罪責,更不能掩蓋煤炭行業中既存的積弊。
災難之後,政府最該做的是檢討,總結經驗教訓,防止類似的災難再次發生,而非將救援的經過搬上銀幕。面對礦難,應有更多反思和警醒;對煤炭暴利、官煤勾結等問題,也需有斬斷利益勾結的勇氣和辦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