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滿城盡喝綠豆湯”折射社會逐利病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28 06:06:24  


 
  不過媒體對張悟本的一番狂轟濫炸似乎並未擋住他成為“中醫食療養生第一人”。張悟本的書籍和講座仍廣受歡迎,“悟本堂診”仍一號難求,綠豆價格仍居高不下。還有媒體力挺張悟本,誇贊他挑戰權威的勇氣,甚至把他比作“現代中國的哥白尼”。 

  張悟本到底有何能耐,得到很多人的如此青睞?其實張悟本的養生之道並不深奧,他對大眾的吸引力恰恰在於提倡返璞歸真,所宣揚的養生之道也有很強的操作性。例如,他提倡多喝綠豆湯、多吃青菜,強調“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醫院,是廚房;最好的藥物,是飲食;最好的療效,是堅持”。

  這類看似淺顯的道理已被很多整天忙碌於吃喝應酬、沉湎於肉林酒池的現代人所遺忘,而成了名人的張悟本以專家的身份強調這些道理,對那些營養過剩的公眾猶如醍醐灌頂,讓他們重新審視自己的飲食結構。從這個意義上說,張悟本現象並不是壞事。 

  但和有些民間“神醫”一樣,到處做報告、上電視的張悟本有時也難免信口開河。例如,他聲稱喝綠豆湯、吃白蘿蔔、長茄子能治療糖尿病、高血壓等疑難雜症,讓人覺得不靠譜,也成為輿論批判他的口實。 

折射出社會逐利毛病 

  張悟本現象折射出社會逐利的老毛病。無論是“批張”還是“挺張”,似乎都有看不見的“利益之手”在推動。 

  “批張”者說,張悟本現象暴露出新聞出版界逐利衝動。電視台為了追求收視率,出版社為了多賣書,紛紛把目光瞄准健康養生。一個江湖郎中,只要口才好、能“忽悠”,就會被選為“千里馬”,經過策劃包裝,閃亮登場。由於急功近利,部分新聞出版工作者放棄了“把關人”的責任,既不嚴格審查節目內容,也不認真核實作者身份,把一個個冒牌“專家”捧得大紅大紫。 

  “挺張”者說,張悟本強調養生靠三餐,讓保健品商大怒;張悟本提出酸奶的添加劑對人不利,對“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不能片面理解,造成牛奶銷量下降,牛奶商大怒;張悟本指某些藥物副作用大,制藥商大怒。 

  其實,張悟本既不是“神醫”,也不是治學嚴謹的科學家,他只是一個中醫食療倡導者。人們不必因為他出了名,就把他當作“華佗再世”,也不必因為他發表了一些不大科學的言論,就把他看成江湖騙子,甚至要“追究法律責任”。“批張”和“挺張”的背後,反映出社會的浮躁和不成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