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鄭永年:中國模式的核心是什麼?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5-11 11:25:28  


  中評社香港5月11日電/“中國模式”的特點就是“摸著石頭過河”嗎?新加坡國大東亞所所長鄭永年認為,其實不然。聯合早報刊登他的文章指出,中國政治在發生變化,但不管怎樣變化,中國沒有也不會變到西方那樣的模式。文章說,黨權是中國政治的核心,不理解黨權,就很難理解中國政治...有效的治理取決於黨權的有效開放,向社會各個階層、各種利益的開放。同時,治權的有效性,取決於制度化和專業化。

  全文如下:

  一提到中國模式,人們首先想起的就是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很多人那裡,“改革開放”和“中國模式”這兩個概念,幾乎是可以交換使用的同義詞。而“改革開放”又和鄧小平的“摸著石頭過河”理論聯繫在一起。人們甚至認為,“中國模式”的特點就是“摸著石頭過河”。這似乎很有道理,其實不然。中國的確是通過“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來進行“改革開放”的,但這並沒有回答中國模式是什麼的問題。光強調“摸著石頭過河”而不講方向是極其危險的。用這樣的方式來理解中國模式,帶給人們的只是疑惑。

  從微觀的角度來看,人們並沒有很好地理解鄧小平“摸著石頭過河”這句話的含義。中國的改革是有目標的。目標就是“過河”,就是要搞市場經濟,搞市場經濟這個方向非常明確。但要怎麼樣走向市場經濟呢?這就要“摸著石頭”了,方法是“摸著石頭”,目標是“過河”。政治上也是這樣的,鄧小平也強調過,政治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民主。但社會主義民主是怎樣的一個東西呢?又如何實現社會主義民主呢?這同樣要依靠“摸著石頭”的方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