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毒餃事件”或成發展中日關係經典範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29 10:16:29  


 
  值得幸慶的是,儘管案件“懸”了兩年,但並沒有因為“懸”在中日兩國高層領導的心頭而耽擱修復睦鄰關係,雙方對此保持了客觀與冷靜,採取“冷處理”。時任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肯定中方的積極配合,並表示此事不會影響胡錦濤主席“暖春之旅”。胡錦濤訪日期間,雙方高度默契,專心構建中日戰略互惠,“毒餃事件”放而不談。最近兩年中日關係發展平穩,處於近十年來最好的上升時期,顯示了中日兩國政府從大局出發,不為某些輿論和敏感“懸案”左右,正確處理中日關係的政治智慧。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政府並沒有像日本某些媒體想象和猜疑的那樣“袒護和隱瞞”,而是本著對中日兩國消費者高度負責的態度,高度重視“毒餃事件”的調查取證工作。同時,整頓產品質量,加強出口食品品質監管和控制。中國副總理王岐山還在第二次中日經濟高層對話會前破例為《日本經濟新聞》撰寫專文,全面闡述中國政府重視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一貫立場,並坦承中國目前產品品質安全標準、監管檢測,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可以說,態度始終相當謙和、誠懇和認真。就在人們以為“毒餃事件”可能不了了之的時候,中方主動披露明顯不利己方的最新消息,更襯托出中國政府在面對負面事件時所表現出來的積極、坦然、實事求是和敢於承擔責任的態度和勇氣。

  與之相反的是,“懸案”兩年間,日本部分媒體一直抓住“毒餃事件”窮追不舍,不斷升級,還刮起周年“紀念”之風,企圖以個案推斷全體,渲染對中國食品的不信任感,甚至炮製“世界都不會相信毒餃子的中國”的怪論。這個問題如同當今“豐田召回事件”一樣,如果因豐田“刹車門”而全盤否定日本產品和“日本製造”,顯然是不公平的。不過,隨著中國主動公布“毒餃事件”真相,那些惡意的攻擊和猜疑也將不攻自破。

  風物長宜放眼量。“毒餃事件”是個別的,也是不幸的,但壞事也可以變成好事。中日兩國政府對此事件的妥善處理,再次證明一個事理和原則,只要從中日友好和戰略互惠關係的高度著眼,不讓某個敏感問題干擾大局,中日之間就可以合情合理處理相關爭議問題。而作為媒體,則應秉承客觀公正的操守,不要把個別事件隨意擴大化、政治化,上綱上線,更不要惡意炒作,懷疑一切。中日之間,從政府到民間到輿論,都應增進互信,包括政治互信、經濟互信和感情互信。有些敏感問題的解決不宜操之過急,可以暫且擱置,需要耐心誠心善心,更需經得起歷史考驗。

  “毒餃事件”或許提供一面鏡子,可以為中日兩國處理敏感問題樹立一個新的範式。相信中日兩國民眾以及華人華僑都樂見其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