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選舉權成為中國政改突破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3-10 10:06:07  


 
  如今,隨著經濟發展,當年工農的鮮明分際越來越淡,城鄉人口比例趨近逆轉,中國選民在投票價值方面需要存在不同比例的社會基礎和政治基礎正逐漸消失。作為對社會發展變化的正常反映和及時反應,修改現行《選舉法》以解決程序正義,將“一人一票”的基礎平等提升為“一票一值”的更高層次平等,自然勢在必行。

  修改《選舉法》這部關乎中國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制度的核心法律,剔除不合時宜的內容,實現“選舉權平等原則”,實際上也落實了憲法規定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無疑能進一步凸現人大代表的代表性。畢竟,今日之中國已出現利益多元化局面,各種正常的利益集團需要平等在中國政治生活中展開博弈。平等的選舉權不只是一種政治權利,也是其他各種權利的保障。

  如此一來,人大這個立法機構的成員構成也能得到優化,進一步打破“官員多”的單調格局。畢竟,在社會階層分化比較嚴重的中國,不同階層對社會對公共事物的感受不一樣,官員或者說是公務員群體不足以代表社會所有階層,如果其所占比例繼續過高,不僅會嚴重影響人大這個民意機構的公眾認同度,更不利於人大及時因應社會變化作出準確決策。

  事實上,一系列為百姓和輿論所詬病的社會問題,主要是中國日趨發展的市場經濟體制和殘留計劃經濟特征的政治體制因邏輯悖論而發生的碰撞,正應了“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二十多年前所說:“政治體制不改革,經濟體制改革也無法深入下去”。中國總理溫家寶3月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明確提出中國改革是包括政治體制改革在內的全面改革,回應民意。

  由此觀之,選舉權的改革顯然已成為政治改革的一個重要切入口,其深度、廣度很可能決定政治改革的深度、廣度,是中國能否夯實民主政治之社會基礎的表征。因為,選舉權平等之後,隨即而來的是選舉的過程是否公開、公正、公平,選舉出來的代表是否真正代表選民的利益,這些,都涉及到了民主政治的深層問題。

  以中國的現實語境,作“同票同權”之類的制度改革,需要勇氣和膽識,工作也極其艱難複雜。而中國只有選擇果斷邁入改革深水區和攻堅區,而非裹足不前,才能在熬過陣痛後會收獲民主政治的躍進,為高速發展的經濟、社會提供持續動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