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全球金融危機中,中國製造不退反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2-04 10:58:00  


 
  美國消費者大肆揮霍的那些年是中國出口商的黃金時代,而本輪經濟衰退則有如一年期MBA課程:它迫使幸存的出口商關注盈利,加大研發和產品設計方面的投入,並為自己的產品尋找新的市場。本說,我們需要降低勞動力密集程度,提高生產率,否則定單就會被競爭對手搶走。他算了一下,光是他所在的城市就有大約6,000家對手。

  大衰退還突出了中國對於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性,強化了其作為貨源地的吸引力。但眾多公司越來越想在中國銷售產品,而不僅僅是製造產品。位於芝加哥的會計及咨詢機構Plante & Moran的全球服務主管Lou Longo說,他認為美國公司從中國工廠進貨不僅僅是想借較低的成本得利,而是要了解當地市場。

  各個行業的情況都一樣:即便美國進口商品這個大蛋糕整體縮水了,但中國還是搶了塊大的。美國人口普查局(Census Bureau)數據顯示,2009年前九個月,81種中國輸美產品的美國進口量增加了逾20%,價格下降至少20%。

  這些產品中大約四分之一為紡織品、服裝或鞋類。位於南卡羅萊納州的國際貿易數據供應商世界貿易信息服務股份公司(Global Trade Information Services)的數據顯示,去年1-9月,中國產非針織服裝及面料占美國此類產品進口的份額從37.2%增加到41.6%。消費電子產品中,中國產品的份額從31.9%增加到33.9%。藥品、照相機、醫學設備、陶瓷、橡膠、塑料甚至魚類和海產品,中國的份額都有所增長。

  以羅非魚為例:2009年前十個月,美國進口自中國的冷凍羅非魚片數量猛增15%。西雅圖魚類加工商HQ Sustainable從中國海南省的漁場進貨,該公司首席執行長斯玻恩斯(Norbert Sporns)預計,美國出售的80%的冷凍羅非魚來自中國。

  他說,我們選中海南的主要原因不是廉價勞動力,而是因為政府的支持,因為合理規劃的基礎設施。他說,美國大多數州都不對基礎設施進行規劃以發展水產業。由於擔心養魚場會破壞環境,水產業在美國爭議很大。

  支持中國進行人民幣重估的人常常聲稱,這會有助於在高消費的美國人和高儲蓄的中國人之間實現全球性的再平衡。事實上,中國在製造方面擁有強勁的競爭優勢,無論匯率有何變化,中國在可預見的未來都將保持這種優勢。問問本就知道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