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房市新政”何時回歸常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29 10:33:18  


 
  可以說,房價問題是房地產市場和住房政策的核心。把房價問題定位准了,再解決房地產市場和住房政策的其它問題,就可做到“綱舉目張”,迎刃而解。站在這樣的角度,再來評價和解讀房市“新四條”,也就有了正確的坐標和准星。

  對“新四條”的第一條來說,就應該用“大力發展老百姓買得起的國民住宅”,來替代所謂“普通商品住房的供給和建設”。今年各大中城市瘋漲30-50%甚至更多的,都是這樣的“普通商品住房”。在住房市場的供應上,政府和市場的首選項應該有三:一是讓普通人買得起房,二是可以保證城鎮居民實現住房小康,三是能夠適應歷史上最大的城市化發展及城鄉居民遷徙。這應該是住房市場供應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三元素”。

  對第二條來講,政府最需要做的,是要清醒認識2009年的房地產市場“火爆”背後可能存在極大的危機。今年房地產市場之所以空前活躍和成交量大幅增加,和“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費”基本無關,也和市民是否買得起房基本無關。因為絕大多數的買房人,都是金融危機下唯恐未來通脹的炒房者和投資客。正是仰仗國家去年出台的極為寬鬆(甚至可謂放任的)金融貨幣政策,尤其是二套房的貸款政策“大開其口”,炒房或投機者不管是否有足夠的償付能力,紛紛通過銀行,靠政府的“恩准”,用國家和公眾的錢瘋狂炒房,以使炒房者自己的財富“保值增值”。由於中國房地產市場被開發商所操控和壟斷,短短十來年的發展過程中還沒有出現過大面積的房價大幅下降的情況,就更使一些人誤以為炒房肯定是“只賺不賠”。這樣的盲目樂觀使“中國式”次貸危機遲早顯現。這次“新政”繼續了二套房炒房鼓勵政策,人們有理由懷疑是為未來的中國經濟埋下了大大的“地雷陣”。

  至於第三條的市場監管,這從來就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弱項”。這幾年房地產市場發展的結果證明,靠和開發商利益集團捆綁在一起的相關政府部門監管房地產市場,幾乎是一件“完成不了的任務”。

  而第四條的“大規模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更像是誤讀了當今中國住房問題的主要矛盾。在中國高層,對房地產市場的基本認識,似乎總有一個誤區,以為只要解決最低收入者的住房問題,中國房地產市場就萬事大吉了。就拿住建部這次會議來說,以為“計劃”上百萬套廉租房和經適房就解決基本問題,實際上這些只能是杯水車薪。要知道,當前中國住房問題的主要矛盾及住房問題的核心所在,是絕大多數市民買不起房,而不僅僅是“窮人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