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2009高潮迭起 中國外交為民非空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2-25 00:41:29  


 
  國際金融危機愈演愈烈,為世界許多國家的未來發展帶來極為嚴峻的挑戰與不確定性。在這一特殊的背景之下,中國領導人一邊通過外交彰顯“大國責任”,一邊為經濟發展謀篇布局。胡錦濤最近出訪哈薩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其中一項主要活動就是參加天然氣管道開通儀式。這條天然氣管道從土庫曼斯坦橫穿烏茲別克斯坦和哈薩克斯坦進入新疆。中國也積極在當地經濟領域投資,目前僅在土庫曼斯坦的石油和天然氣領域投資就達40億美元。 

  經濟外交也蘊含著政治。中國領導人頻繁走出去,就是要同其它國家領導人交換看法,共同應對危機,趁機打破維繫多年的“一超多強”國際秩序。以胡錦濤幾次出訪為例,無論在什麼場合,均就推動全球經濟復甦和全球經濟治理機制改革問題不斷發聲,不忘強調中國在國際金融監管、發展低碳經濟、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等重大問題上的作用。 

  溫家寶對瑞士、德國、西班牙和英國以及歐盟的訪問,則被世界輿論譽為“信心之旅”。信心來自兩個方面:一、增強了國際社會對於各國同心協力、攜手共克時艱的信心;二、增強了其它國家對於中國應對突發危機的信心。 

走向“外交大國” 

  2009中國外交還具備以下特點:一、堅持“韜光養晦”策略。2008年底,中國決定派出軍艦遠赴索馬里海域參與國際社會打擊海盜的聯合行動;今年12月,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在哥本哈根會議上單挑美國氣候談判特使“缺乏常識”,一時間國際輿論紛紛熱議,認為中國外交行動預示某種轉向,即告別“韜光養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